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池泽梅 □包溪文 通讯员 伍芷萱)在深圳市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网格员李亚飞以执着与担当,攻克了困扰珑御府小区居民长达五年的市政绿化带乱象无人管难题,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生动范例,也为大湾区法治建设中的基层治理篇章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年积弊,民生诉求难回应。珑御府小区东大门两侧的市政绿化带,曾是居民们心中的一块“心病”。这里长期无人管理,灌木丛杂乱无章,废品随意堆积,甚至出现了不文明如厕现象,严重破坏了小区周边的环境,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五年间,小区业主们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不断投诉,怨言声声。网格员李亚飞深知居民们的困扰,多年来一直积极向上反映情况,但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每一次接到业主们的投诉,李亚飞不仅要承受夹杂在其中的谩骂与不满,还要强忍内心的无奈,耐心安抚居民情绪,同时积极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试图为居民们寻求一个解决方案。
整改前珑御府东门市政花坛内情况。通讯员供图
多方联动,齐心协力破困局。面对日益激烈的民怨和愈发棘手的问题,李亚飞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主动出击,积极寻求破局之法。2024年10月至今年1月期间,她多次联合小区楼栋长、党员和业主代表,召开关于珑御府小区东门市政花坛存在问题的意见收集会议。在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共同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李亚飞认真倾听每一位居民的心声,详细记录下他们的诉求和建议,为后续的整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今年1月初,李亚飞启动了两次“网格吹哨”机制,这一声“哨响”,如同吹响了攻坚克难的冲锋号。在街道执法队城管科和区城管局园林所的大力支持下,一场针对珑御府小区东门市政花坛的专项整治行动正式拉开帷幕。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深入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同时,他们还现场征询物业和居民的意见,确保改造方案能够充分满足居民的需求。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一份科学合理的绿化带改造方案终于出炉。
粤海街道城管科、高新区社区联合进行现场勘查。通讯员供图
耐心沟通,赢得民心促改造。方案制定后,如何让业主们理解并支持改造工作,成为了摆在面前的又一道难题。李亚飞深知,只有得到业主们的100%同意,改造工作才能顺利推进。于是,她联合小区楼栋长和物业,挨家挨户地向业主解释改造方案的内容和意义。面对业主们的疑问和担忧,李亚飞总是耐心解答,用真诚和热情赢得了业主们的信任。在她的努力下,业主们纷纷在同意改造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为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铺平了道路。
高新区社区召开楼栋长、小区物业、业主代表讨论整改需求。通讯员供图
全程跟进,旧貌换新颜。在确定改造施工时间后,李亚飞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造工程的跟进推动工作中。从清除垃圾乱石、灌木杂草,到打造绿地,每一个环节她都亲自把关,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和问题,但李亚飞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各方力量加以解决。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原本杂乱不堪的绿化带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仅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全部改造工程便圆满完成,曾经的卫生死角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意盎然、整洁美观的绿地。
整改后的珑御府东门市政花坛景观带。通讯员供图
锦旗相赠,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今年4月16日下午,珑御府物业、楼栋长及业主代表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来到高新区社区,将一面写有“热情服务暖人心,情至社区办实事”的锦旗送到李亚飞手中。
“小网格”托起“大民生”,“微服务”彰显“大情怀”。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李亚飞个人工作的肯定和赞扬,更是对粤海街道基层治理工作的高度认可。高新区社区的实践充分证明,当网格员的“铁脚板”走进群众的心,基层治理便有了温暖的注脚。网格员用心用情、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做群众的“好帮手”“暖心人”,以多重身份做好便民服务工作,成为搭建社区与居民沟通桥梁的“建筑师”。
在南山区法治建设的进程中,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的这一基层治理实践,为如何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基层民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网格员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其在法治框架内积极协调各方、化解矛盾、推动问题解决的行动,展现了法治在基层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和温暖力量,也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大湾区法治社会贡献了基层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