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包溪文 通讯员 李东)4月29日傍晚,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文竹园社区网格员凭借“情理法”交融的调解智慧,成功平息了雍景湾小区内一起因儿童玩耍引发的邻里纠纷,这一事件生动展现了基层调解机制在维护社区和谐中的关键作用。
事情回溯到4月28日晚,雍景湾小区的公共区域里,一名男孩正在兴高采烈地踢球。这本是孩子日常的娱乐活动,却未曾想引发了一场风波。邻近住户因不堪踢球产生的“噪音”干扰,出面制止。在言语交流过程中,双方矛盾迅速升级,从简单的言语争执发展到肢体接触,男孩的衣物被拉扯,这一幕让赶来的男孩母亲情绪瞬间激动起来。
到了次日下午,涉事双方来到小区物业办公室,矛盾仍未得到解决,反而陷入僵持状态。孩子家长态度坚决,坚持要求对方当面致歉,他们认为孩子在正常玩耍过程中遭受如此对待,对方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而邻居一方则强调“管教熊孩属正当劝阻”,觉得自己是为了维护小区的安静环境,并无过错。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眼见矛盾无法调和,居民选择报警。随后,涉事双方与辅警一同前往社区工作站进行协调。孩子家长再次明确表达诉求,希望对方给出合理解释,并向孩子道歉。在这紧张的局面下,社区网格员及时介入调解。网格员深知邻里纠纷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于是秉持着公正、耐心的态度,认真听取双方的诉求。网格员从维护邻里和谐的角度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双方阐述邻里之间相互包容、理解的重要性。同时,也从法律层面告知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让双方明白在处理事情时要依法依规。经过两个小时的耐心协调,网格员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效。邻居认识到自己处理方式的不妥,通过电话向孩子诚恳道歉。孩子母亲看到对方的诚意,也表示接受道歉。最终,在晚上八点,双方达成和解,这场“踢球风波”得以圆满落幕。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遇到问题时应保持理性,通过沟通来解决。当沟通无法解决问题时,可寻求社区或相关部门的协助。此次事件在社区网格员的调解下得到圆满解决,充分体现了基层调解机制在化解邻里纠纷、维护社区和谐稳定方面的重要性。社区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交流,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促进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