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池泽峰 通讯员 刘康豪)近日,深圳新桥街道新桥社区网格员接到一起租赁纠纷调解任务。承租方邝女士因工作调动,要到公司附近居住,希望提前解除租赁合同,但出租方以“按合同约定”为由拒绝退还押金。无奈之下,邝女士向新桥街道网格综合管理中心求助。
接到诉求后,社区网格员欧爱辉迅速行动,因纠纷双方分歧较大且邝女士工作忙,双方始终没时间坐下来好好协商。为此,欧爱辉打算用线上调解的方式来处理此次纠纷。他通过微信语音连线的方式,条分缕析地还原事实:承租方邝女士与房东温先生签订了一年的租赁合同,当前距离租赁合同到期还有半年。因工作调动,邝女士要到其他街道居住,希望提前解除租赁合同。而温先生态度强硬,不愿意解除租赁合同,表示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提前退租不退还押金。
通过几轮的线上沟通,欧爱辉“把脉问诊”,准确地摸到了症结所在:即温先生并非不讲人情,而是想要尽快把房子出租出去,减少空置时间,降低损失;邝女士也并非蛮不讲理,她会对自己的违约行为“买单”,只是扣除2个月的押金对于收入不高的她来说着实有些高,希望通过转租以及提前支付一个月的租金来对冲房子空置期的损失。找到症结后,欧爱辉只需“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一方面是以情疏导矛盾,向温先生说明邝女士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强调押金扣除应符合实际损失;另一方面是以理服人避免冲突,向邝女士解析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提醒提前退租可能面临的诉讼风险,希望不要意气用事。
经过三次线上协商以及一次线下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温先生考虑到邝女士的实际困难,同意退还2个月的押金共1600元;邝女士亦承诺支付合理费用。此次纠纷的解决,体现了网格化管理的精准效能。从针锋相对到握手言和,这场纠纷的化解不仅是一笔押金的清算,更是一次温情的传递。在法与情的平衡中,网格员用行动书写了“民生无小事”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