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广州白云龙归派出所联合南村最小应急单元伏击组破获一起电动车盗窃案 | 广东惠州桥东街道开展反邪宣传进乡村活动 | 深圳市龙华区点燃生命教育薪火 | “本人签收”才能退货?深圳前海法院:判决商家全额退款并赔偿维权费用 | 广东惠州三栋镇:筑牢反邪防线  共筑平安家园 | 深圳市光明区打造实战效能型综治中心 | 全市首个!深圳福田“爱之港湾”未成年人探望基地正式启用 | 地铁站口“行路难”  深圳西乡街道疏堵结合破困局 | 深圳福永网格开展清明节前安全巡查行动 | 广东省东莞市司法局虎门分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星星的孩子”上岗广东东莞工厂  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 | 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民盟深圳市福田区总支联合召开2025年“黄丝带帮教”工作会议 | 广东海警局举行“粤海亮剑2025”打击海上走私专项行动启动仪式 | 广东省中山市中级法院发布《家事审判改革实践白皮书》 | 广东中山“枫”景:古镇镇海洲村打造基层综合治理“枫”向标 | 失主赠锦旗  深圳沙井网格情暖“圳”能量 | 广州黄埔公安用心用情为民服务获赞誉 | 业主与装修公司的6年纷争  在广东东莞第二人民法院法官调解下平息了 | 深圳西丽街道:社区网格员勇战山火  守护家园安全 | 从窗户扔出空酒瓶!深圳龙岗法院:不是“没砸到人就没事”,犯高空抛物罪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前海法治汇 >   正文

让跨境商事调解“前海模式”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新标签

摘要:为进一步完善内地法院与港澳调解机构诉调对接机制,今年6月,深圳前海法院作为全国首家试点,聘请香港调解机构为特邀调解组织参与法院调解工作,2024年6-11月,已入驻的香港调解会、香港和解中心、内地—香港联合调解中心三家香港特邀调解组织在前海法院调解案件159件,调解成功57件。

民主与法制网讯(通讯员 前法宣)“你只要打开手机,点击这里,就能看到已经分配给你的案件……”深圳前海法院港澳特邀调解组织驻点办公室里,来自香港和解中心的钟惠玲正在给第一次接受调解案件的同事陈灏文讲解使用“深圳移动微法院”进行调解的方法。

“对了,对了,就是这样,用这个平台你就可以开展线上调解了。”

为进一步完善内地法院与港澳调解机构诉调对接机制,今年6月,深圳前海法院作为全国首家试点,聘请香港调解机构为特邀调解组织参与法院调解工作,今年6至11月,已入驻的香港调解会、香港和解中心、内地—香港联合调解中心三家香港特邀调解组织在前海法院调解案件159件,调解成功57件

先行先试  创出大湾区商事调解新格局

“如何让香港调解机构,在前海法院多元纠纷化解平台发挥他们的优势,我们做了充分的沟通和尝试,”前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刘哲说,“我们希望通过专业机构的入驻,改变我们一直以来香港调解员‘单兵’作战的模式,通过固定一套完整的机构合作模式,率先走出一条大湾区专业化商事调解新格局。”

入驻前海法院的三家香港调解机构,都有专业化程度高、调解员涉及领域丰富等特征。立足跨境调解机制创新,鼓励三家调解机构根据自身管理的特点,自主对案件分配、流程管理、人员配置等机制进行优化,摸索出一套高效率的案件管理模式。

“在机构运作的模式上,前海法院给了我们较大的自由度,”香港调解会副主席马嫊傃表示,“这样有助于我们结合组织自身的特点做好案件流程和调解员的管理,比如我们香港调解会,拟定了类案分配表格,根据案件标的金额、行业领域等,对应分配案件给不同的调解员,方便调解员能够更快更好地投入到案件调解中。”

香港和解中心、内地—香港联合调解中心根据自身调解员人数较多、行业背景广泛的特点,指派了专职行政人员对案件分配进行管理,除了对案件进行筛选分配给不同的调解员,还负责对案件进行流程管理,帮助调解员处理案件节点程序等,有效提升案件流转效率。

机制互补  让跨境商事纠纷化解更便利

“促进式调解方式非常适合运用到这个案件中,当事人是分别在内地和香港生活的表姐妹,因为地域不同、世代不同,对案件的认识差距比较大,让双方沟通得很不顺利,才不得不到法院诉讼。”

结束了案件的调解,内地—香港联合调解中心调解员张思琪、罗子淇正在与法官助理涂莹洁分享她们调解成功的案件。“最初我基本是在倾听,适时地引导当事人减少冲突对抗、明确利益需求,通过这个过程,他们自然能权衡利弊做出选择。”

“我们内地常用的是评估式调解,要求调解员在整个调解过程中,更加有主导性,提供案件处理相关的评估供当事人比较参考。”法官助理涂莹洁也参与到讨论中。

前海法院以聘请三家香港调解组织为契机,深化内地与香港调解模式的规则衔接,建立“促评一体”的调解新范式,既保留内地评估式调解为当事人提供意见、引导当事人理性实质解纷的优势,又吸收融合香港促进式调解充分尊重当事人自主性、重视调解员客观中立性的特点,促进内地和香港调解实践包容统一,深入推进内地与香港调解规则互鉴互融。

“机制的融合、调解方式的借鉴,都能让我们大湾区的商事调解,在国际视野中更加有竞争力,”案件分享中调解员罗子淇认为,“内地的线上调解方式更高效和低成本,能提升跨境纠纷解决的透明度和信任感,非常值得在香港推广。”

目前,前海法院给三家调解机构和调解员都注册了“融平台”账号,为调解员在“深圳移动微法院”创设了调解员身份,所有调解案件都通过线上流转。调解员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登录查看分配至个人名下的案件并及时展开调解工作。另外,法院还指派了专人与三家调解机构进行业务联络,包括指导调解员使用线上调解系统,与调解员对接司法确认流程等。整个案件调解流程,调解员、法官和法官助理紧密协作,确保调解程序高效运行,充分发挥内地与香港在调解机制上的互补优势。

优势互融  让湾区营商环境更优化

“我已经能熟练操作法院的线上调解平台,目前成功调解案件14件,我还在积极学习内地的法律、线上通讯工具等。”香港和解中心调解员张永康从6月起,每周都抽出一天时间到前海法院现场处理案件,几个月下来案件调解工作都开展得非常顺利。

香港调解组织的入驻,再一次丰富了前海法院的“湾区调解资源”,也拓宽了大湾区专业调解人才的融通渠道。2024年6月至11月,三家香港调解组织共有30余名调解员了解或参与前海法院调解工作。依托香港调解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入更多香港调解员深入了解和参与内地法院调解工作,既为内地法院搭建更稳定、持续、规范的香港调解员输入渠道,又为香港专业人士拓宽内地市场,实现人才畅通流动和增值。

“从2016年,前海法院探索跨境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开始,我就以香港调解员的身份参与其中,”香港和解中心、内地—香港联合调解中心主席罗伟雄回忆,“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逐渐将跨境调解的‘前海模式’介绍到了重庆、厦门等内地城市,也推广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我亲身见证了一位澳籍朋友,因为得知前海良好的营商环境,来到深圳从事酒类进出口贸易,我很荣幸,‘调解’让我们成为湾区甚至通向世界的‘超级联络人’。”

2016年4月,前海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成立,开启了建设国际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先行先试之路,经过框架探索、机制完善、模式固定,已经初步形成了跨境商事争议解决的示范样本,为前海建成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注入了司法力量。

前海法院将进一步整合优化粤港澳大湾区专业调解资源,加速推进前海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建设。“目前,我们将保持好前端治理‘前海模式’的国际化市场化优势,继续畅通规则衔接、善用科技创新、优化人才引进,”前海法院副院长慈云西表示,“协同湾区专业力量,全面提升调解效率,降低纠纷化解成本,增强案件办理透明度,共同推动商业调解机制完善,为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司法智慧和方案。”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