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通讯员 前法宣)5月21日,深圳前海法院、深圳机场集团以及前海企业廉洁管理联合会共同举办了“益企行”物流企业走访调研活动。此次活动由前海法院副院长慈云西、综合办公室主任张艳红带队,实地走访了深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的多家企业,并与来自机场航空城的15家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座谈。法官们携带着精心准备的“法治锦囊”,近距离体验航空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与企业进行了内容丰富的互动交流,实现了法院与企业之间的“双向奔赴”。
“现场直击”体验物流全链条
当天下午2点,阳光炽烈,法官们穿梭于深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的一个个物流仓库。在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法官们化身“物流体验官”,实地考察了货物分拣、仓储管理、智能安检等物流企业的核心运作环节。行走在排列密集的货架之间,法官们不时向工作人员提问,深入了解物流企业一线工作的具体细节。
“在这个仓库里,所有的货物都在这里分拣,每一件货物的流转都有迹可查……”工作人员指着一台电脑为法官们介绍道。
实地考察现场。通讯员供图
“原来这么多货物分拣用一个系统就能完成!”看着智能分拣系统,法官们笑着感叹。
“双向互动”聊出法治新火花
座谈会在机场航空城 T3・sp@ce 产业创新园国际创新社区开展,法官与企业代表面对面坐在一起。
座谈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企业代表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航空城仓储范围的界定标准是什么?怎样化解进出口管制带来的风险?跨境物流合同中应重点关注哪些关键条款?企业出海经营如何有效规避法律风险?《蒙特利尔公约》的适用范围?
针对这些问题,法官们现场“把脉问诊”,从典型案例入手,结合《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条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风险预警,内容详实且生动,在座的企业代表听得聚精会神。
座谈会上,前海法院的法官们就物流类案件审理中的一些专业环节与企业代表进行交流。另外,还就前海法院正在起草的《物流服务合同通用条款释义》向企业代表征求了意见。企业代表都畅所欲言,也收获满满。
“这个座谈全是干货,不仅是法官给我们解答了法律问题,我们也为法官提供了行业知识,名副其实的‘双向奔赴’!”
“这些知识点,比618、双十一优惠还实在!”
“物流合同通用释义太及时了,内容都是企业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法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石。”前海法院副院长慈云西在活动总结中表示,“此次活动是前海法院深入调研并精准服务企业的一次全新尝试。这种双向互动的交流模式非常有效,不仅帮助企业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发挥了普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使法院能够收集到企业最真实的需求,为我们进一步完善有针对性的司法举措提供了重要参考,从而更好地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这场走“新”更走“心”的双向法企互动,把法治的新动力带到了繁忙的航空城和物流园区。下一步,前海法院将继续深化“益企行”惠企服务,以多样化的举措为企业“减负”,助力企业轻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