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池泽梅 通讯员陈妃衍 郭聪)近日,在深圳市法学会指导下,南山区法学会联合区普法办、区文体局、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区法院、区检察院、南山公安分局等单位在南山博物馆举办“拒欺凌 防性侵 护青春”基层公益普法活动,活动以“普法宣传+科技体验+趣味互动”的普法形式,将关键法律知识和实用自护技能送到青少年和家长身边,现场气氛热烈,效果显著。
本次活动,紧扣社会关切的校园安全核心课题——学生欺凌与性侵预防,充分发挥法学会的专业优势,融入科技互动,深入基层,将常用法律知识和实用自我保护技能送到学生和家长身边。区法学会相关负责人指出:“未成年人保护重在预防。我们选择在博物馆举办普法活动,旨在将法治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人文沃土中,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法治素养,学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远离伤害。”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与传统的普法不同,本次活动亮点纷呈,沉浸式体验性强,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兴趣。法律专家团队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抽象法条,转化为生动的案例解析和情景模拟,清晰界定欺凌行为(言语侮辱、肢体冲突、网络暴力等)的法律性质与责任,传授识别性侵危险信号、强调“身体自主权”、明确求助取证途径等实用知识。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现场特别设置了“悟空”智能机器人,围绕学生欺凌、未成年人防性侵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有奖问答”,学生们能够与机器人进行友好互动,有机会获得可爱的哪吒、敖丙3D手办和画笔宣传品,在轻松氛围中了解并巩固法律知识。在现场,还设置3D打印机、数字机器人以及头戴式VR设备,学生们可以尽情体验虚拟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试穿仿真法袍,化身“小法官”,体验法律的庄严,与憨态可掬的普法卡通人物合影打卡,在欢声笑语中拉近与法律的距离,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变得趣味盎然。
此次博物馆公益普法活动是区法学会深化基层普法、创新法治宣传模式的又一次成功探索。通过将严肃的法律知识与趣味互动、科技元素、沉浸式体验相结合,显著提升了普法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活动不仅精准普及了预防学生欺凌与性侵的法律知识,有力提升了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更在充满人文气息的博物馆里播撒下法治文化的种子。区法学会表示,将持续创新形式、深化内容,开展系列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的公益普法活动,为青少年的安全健康成长构筑坚实有力的法治屏障,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段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