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池泽梅 通讯员 司新宣)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了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发挥法治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积极作用,加强专门学校建设,把专门教育作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点工作。
近年来,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普法办结合主责分工,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结合实际探索完善分级分类教育矫治措施,积极构建由“八五”普法讲师团、司法行政系统普法宣讲团等专业力量共同参与的专门学校常态化法治宣传教育机制,用心用情持续性开展差异化、多维度帮教,防止未成年人在人生歧途上越走越远,以法治为明灯照亮青少年的回归之路。
2024年以来,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普法办在深圳专门教育学校每周开设一节普法教育课,结合国家宪法日、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开设法治大课堂,累计参与学生超过1200人次。深圳监狱、深圳市司法局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强戒一所”)、深圳市司法局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强戒二所”)等普法宣讲团的14名警官,以及深圳市“八五”普法讲师团的上官维华、何佳臻、李素雪、祁宗耀、陈孟彬、赵文捷等16名讲师共同为学生们开展系统性的法治教育。
针对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普法办紧紧围绕国防安全、禁毒戒毒、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范校园欺凌等关键内容,组织各位讲师精心打造了《筑牢国防意识 厚植爱国情怀》《以史为鉴 从鸦片战争说起》《别让毒品毁了你》《抵御毒品危害 守护健康生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小课堂》《未成年人犯罪危害与后果》《影视中的罪与罚》《法治护航 被刺痛的青春》《社矫的意义——少年的代价》《建设法治校园 拒绝校园欺凌》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全面的普法教育课程。通过讲师们触动心灵的真实案例分享和深入浅出的法律知识讲解,并辅以《心理剧本杀——探秘X行星》《音乐疗愈》《房树人绘画》等心理教育引导课程,帮助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自身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并且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远离违法犯罪,不再“迷途”和“偏航”。
一年多来,深圳市普法办积极调动资源统筹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根据深圳专门教育学校学生的个别化、差异化教育要求,不断优化调整提升普法实效的路径,目前已经建立起一套可持续、专业化的专门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法治副校长、驻校民警肖瑞洪对司法行政部门授课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宣讲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观念、自我保护能力普遍得到了增强。“簕杜鹃”禁毒宣讲团的课程结束后,一名学生充满渴望地询问讲师:“老师,你们以后还来吗?”并在听到讲师“一定会再来”的答复后开心地笑了。
专门学校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社会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普法办将持续关注专门学校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今年深圳率先出台的《关于改进新时代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施方案》提出的相关重点工作,不断加强与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深圳市教育局的协同合作,深化专门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聚焦宪法、民法典、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网络安全法等与青少年成长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丰富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专门学校学生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法治引导,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回归社会,从而切实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