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广正发)6月13日,“穗育苗・法治同行”2025年黄埔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宣传月启动仪式暨普法“CityWalk”活动在广州高新区第一小学举行,通过授牌聘任、游园集市、心理讲座、普法CityWalk等多种形式,吸引近350名中小学生参与。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委政法委、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指导,黄埔区政法委、共青团黄埔区委员会、黄埔区民政局主办,黄埔区人民检察院、广州开发区科技馆、广州高新区第一小学、黄埔区东区中学协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丰富多样且充满创新活力的形式,为青少年带来沉浸式心理和法治教育体验。
守护起航,聚力同行
活动开始,全体观看“黄埔区青年地带”十周年工作回顾视频。据悉,十年来,黄埔区“青年地带”项目积极探索黄埔区青少年预防犯罪及权益维护“黄埔模式”。培养了一支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和一支12355志愿服务队,建立了一批“青年地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服务站,3个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开展青少年预防犯罪及权益维护工作;建立了涉案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司法机关形成司法保护合力,与社区、学校、企业等社会力量形成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支持力,为青少年构建“教育、救助、帮扶、保护、维权”为一体的支持网络。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普法教育,加强正向引导,打造了十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普法自护品牌服务。
启动仪式现场。通讯员供图
“‘青年地带’项目开展以来,百余名青少年事务社工累计为近千名涉案未成年人开展个案服务,参与合适成年人、矫治教育、观护帮教、社会调查、临时救助、一站式取证等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服务4000余人次,累计服务25万小时,为迷途青少年照亮健康成长之路。”共青团黄埔区委员会副书记赵澜星介绍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宣传月期间,黄埔区创新服务模式,由“青年地带”项目社工联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康复师、教师,共同组建 “三师关爱队伍”,深入开展家庭入户指导活动。这支专业队伍将通过面对面交流、个性化指导等方式,为特殊学习需要儿童量身定制成长方案,构建覆盖家庭、医疗、教育领域的社会支持网络,全方位助力特殊学习需要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织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
趣味学法,心灵护航
活动现场亮点频出、精彩纷呈。其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集市成为一大焦点。集市互动摊位涵盖法律知识问答、情景模拟体验、心理健康游戏、融合教育实践等多元趣味环节。学生们通过沉浸式互动学习,既能系统掌握法律常识与心理调节技巧,又能深度体验融合教育的实践魅力。完成全流程互动的学生可凭集满的印章兑换 “守法少年元气包”,在趣味体验中筑牢法治与心理保护双防线。
集市摊位互动现场。吴思敏/摄
在心理健康摊位中,心理AI一体化设备——心育亭的设立,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互动,在私密的空间内,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和AI倾诉自己的烦恼,得到心理AI的反馈和引导。以及体验和AI一起专注力游戏等。
由12355志愿服务队心理咨询师王迪老师带来的心理健康趣味大课堂,以《换个角度大不同》为主题,通过游戏互动、案例分享、人际冲突小剧场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学会自我调节。
广州高新区第一小学学生印朗说:“今天的活动我都非常喜欢,尤其是集市摊位的游戏互动,不仅教会我如何处理负面情绪,遇到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时,及时求助老师和家长,也可以拨打电话12355求助。同时,我还学会要对不法行为勇敢说‘不’。”
城市体验,法治同行
同步开展的普法“CityWalk”活动,则是通过新颖有趣的城市徒步形式,将法治教育与城市文化体验相结合。以沉浸式体验、趣味互动与专业服务三个板块,让未成年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CityWalk”第一站来到广州开发区科技馆心理健康馆,现场学生在工作人员带领下,积极探索心理调适方法,寻找到合适自己的秘诀,提升个人心理素质。第二站来到黄埔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与学生们一同,以真实案件为蓝本,沉浸式体验模拟法庭庭审流程,通过不同角色的心理路程和法律经历,有效提升法律应用的实践能力。活动最后,学生们以“视角笔记”的独特形式回顾普法“City Walk”,再度深化法律认知与自我保护能力。
模拟法庭现场。吴思敏/摄
黄埔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周园表示,模拟庭审作为“City Walk”普法项目其中一个环节,通过“沉浸式体验+角色代入”将抽象的法律具象化、程序可视化,孩子们以“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亲身经历庭审讯问、举证等细节,可以更直观感知“程序正义”和敬畏法律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