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黄靖 通讯员 佛司宣)7月17日上午,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省政协常委、佛山市副市长、致公党佛山市委会主委乔羽率调研组实地考察佛山中央法务区建设运营情况,围绕“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召开专题座谈交流会,佛山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泳槟,禅城区委常委、人大代表吴莉芬,佛山仲裁委员会、佛山市律师协会、民营企业代表以及调研组成员共30余人参会。
调研组走访了佛山中央法务区法务服务大厅和驻点机构,系统考察“一站式”法律服务生态。乔羽副主委指出,佛山中央法务区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设立佛山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佛山国际金融仲裁院、禅城公证处佛山中央法务区办证点、涉外法律服务专窗,并引入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大湾区中心、禅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等,形成“律师-公证-调解-仲裁-诉讼”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跨境法律协作,助力企业出海,体现了对现代法治文化理念和发展趋势的前瞻把握,使法律服务实践更加专业化、集成化、国际化,真正赋能企业发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座谈会上,佛山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泳槟用三组数据展现佛山仲裁近年工作成效:一是规模跃升,案件受理量三年翻番(2022年2096件到2024年4063件),2025年1—7月涉案标的额52.95亿元,比2024年涉案标的总额激增60%;二是质效双优,司法监督撤销率连续三年低于0.5%,实施“潮汐仲裁庭”制度,利用非工作时间开庭方便当事人;三是人才扩容,仲裁员库扩充至339人(含港澳籍4人),秘书团队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占比100%,94%%的办案秘书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与会专家围绕仲裁体制机制改革、高素质仲裁队伍培育、涉外仲裁业务拓展以及制约仲裁行业发展建设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加强规则衔接、政策支持、机构协同、科技赋能以及拓宽受案范围、提升服务质效、探索差异化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乔羽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一要把握机遇,深刻理解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的战略意义,加强仲裁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提升佛山仲裁裁决跨境执行能力,努力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经济金融仲裁中心。二要对标一流,高标准建设符合国际惯例的仲裁庭审设施及配套服务,建立具有国际标准的仲裁员遴选、培训和管理机制,强化仲裁秘书队伍的激励保障措施,打造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仲裁人才队伍。三要加强湾区协同联动,深化涉外仲裁领域交流合作,大力拓展涉外仲裁业务版图,为当地企业“走出去”提供高效、公正、便捷、专业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服务。
佛山仲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涉外仲裁规则完善、智慧平台建设和国际化人才梯队培育,为打造“立足佛山、服务湾区、联通世界”的争议解决高地贡献实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