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2025华语律师大会在深圳前海启动 | 深圳少年警营深化教官体系建设,携手金融行业打造青少年金融素养教育新阵地 | 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 | 从对立到共赢:广东汕头打造“积怨村”治理“潮南样本” | 15分钟!广东中山板芙交警护送临盆孕妇入院 | 深圳南山:网格员巡查显担当  火速处置火情守护社区平安 | 广东新兴县法学会稔村镇基层服务站高效化解一宗劳务纠纷案 | 向前向海向未来!《前海方案》引领四载  深圳前海交出高质量发展亮眼答卷 | 未成年人玩游戏充值的钱能退吗? | “调”出和谐,“解”出满意:深圳坪山法院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 | 深圳罗湖探索实践“楼栋微治理”模式  助推“睦邻友好”社区建设 | 深圳坪山司法局:探索“3S”立体摸排模式,筑牢社矫安全防线​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开展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 | 广州法院近五年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2.78万件 |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开展“民法典宣讲乡村行”活动 | 广东省惠州市法学会举办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暨“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 | 广州市公安局警务教学人才曾令旺:从实战尖兵到教官标杆的淬炼之路 | 广州市公安局警务教学人才李宇彬:从办案能手到育警名师 | “护航高质量发展 坪山政法在行动”媒体采风活动正式启动 | 广州白云同和街成功化解一起历时两年欠薪积案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法治文化集 >   正文

“深圳市慈善会·中立法律公益基金”暨“慈善之家”揭牌!

摘要:7月29日,由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市法学会共同主办,深圳市中立法律服务社承办的“深圳市慈善会·中立法律公益基金”暨“慈善之家”揭牌活动在中国法治论坛深圳基地(深圳市法学会“会员之家”)举行。

民主与法制网讯(许铭基 通讯员 黄林村)7月29日,由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市法学会共同主办,深圳市中立法律服务社承办的“深圳市慈善会·中立法律公益基金”暨“慈善之家”揭牌活动在中国法治论坛深圳基地(深圳市法学会“会员之家”)举行。深圳市慈善会会长、市政协原主席戴北方,深圳市委政法委委务会成员,市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陈振波出席活动并致辞。市法学会副会长李振河,市慈善会副会长余惠强、徐刚、叶征航,副监事长闵齐双,秘书长郭云霞,市中立法律服务社理事长何栋民及各区法学会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作为聚焦法律领域的专项公益基金,中立法律公益基金由深圳市慈善会与深圳市中立法律服务社联合发起设立,通过“法律+慈善”创新模式,致力于为基层提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教育等公益性法律服务,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建平安深圳、法治深圳。

戴北方致辞。通讯员供图

深圳市慈善会会长、市政协原主席戴北方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是“善行”与“法治”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将通过“慈善之家”搭建集慈善服务、法律支持和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公益服务平台,以“中立法律公益基金”推动公益法律服务普惠化,同时以战略合作为契机培育专业化、复合型的公益法律人才,为深圳建设“法治城市”“慈善之城”注入新动能。就深化合作内容,他提出三点工作方向:一是凝聚向善合力,打造公益法律服务的“深圳样板”。二是深耕专业人才,助力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三是引领向善风尚,构建协同发展的公益生态。

陈振波致辞。通讯员供图

深圳市委政法委委务会成员,市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陈振波在致辞中强调,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团结凝聚起来,在法治轨道上解民忧、促民生、护民利,以优质的公益法律服务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的期待。市法学会将与市慈善会同频共振,精准匹配法治需求和公益资源,切实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公益效能。以基金支持的首个项目“国际调解员公益法律课程”作为起点,培养兼具法律专业素养、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厚植公益情怀的法学法律工作者队伍,心系社会所需、群众所盼,服务社会、回馈社会。

致辞完毕后,深圳市慈善会向中立法律公益基金代表颁发牌匾,随即市慈善会、市中立法律服务社双方代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员代表宣读关于参与基层公益法律服务的倡议书,与会领导共同为“慈善之家”揭牌。

与会领导共同为“慈善之家”揭牌。通讯员供图

揭牌活动结束后,中立法律公益基金资助的第一个项目“国际调解员(PCAM)公益法律课程”举行开班仪式。全国青联委员、广西自治区政协委员、香港区议会议员陈志豪围绕“香港社会服务供给的多元路径:以法律服务为例”主题为参训学员进行专题授课。课程学员、市中立法律服务社社员共80余人参加培训。

陈志豪授课。通讯员供图

“国际调解员(PCAM)公益法律课程”由香港国际调解中心、深圳市中立法律服务社共同主办。该课程内容聚焦跨境争议解决,依托深圳与香港两地专业机构资源,为参训学员免费提供24个课时的国际调解员资格认证课程,打造“理论-实践-认证”全链条培养体系。学员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后,将获得由深圳市中立法律服务社和香港国际调解中心的双重资质认证。

经该项目培训合格的调解员将派驻到市法学会各基层服务站,为基层群众、企业提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公益法律服务。该项目突破慈善基金救助具体个案或具体当事人的局限,通过培养调解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理念,汇聚法学法律界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获资助的学员均需承诺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提供相应时长的公益法律服务。

本次在市法学会“会员之家”加挂“慈善之家”,旨在通过法学会“会员之家”的品牌效应、法学法律界的集聚效应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播效应,把“慈善+法律”的理念广泛根植到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心中,呼吁号召更多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公益性法律服务中。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