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包溪文 通讯员 钮丽娟 万佩欣)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法治的角色正悄然发生转变,从传统的基础保障逐步迈向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10月22日下午,广东省东莞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与虎门镇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5 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东莞市虎门镇专场,聚焦这一关键议题,为虎门镇乃至整个大湾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求解方程式。

报告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会议伊始,虎门镇委副书记、法学会会长莫国庆在致辞中,以虎门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抛出了一个直击现实的问题。虎门从“三来一补”起步,在经济发展的长河中历经风雨,然而如今却面临“GDP 排名逐渐落后”的挑战。在这个深刻变革的时代,虽然存在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但营商环境及招商引资工作的短板和不足亟待解决。政务服务效率不高、产业承接能力有限、项目质量有待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犹如一道道关卡,横亘在虎门寻求破局的道路上,成为亟待攻克的关键难题。
中山大学教授唐元松在报告中,从多个维度为法治赋能经济提供了系统的“催化”路径。他首先谈到深化顶层设计,强调从宏观层面为法治与经济融合奠定坚实基础;完善高效服务体系,旨在打破部门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感受到便捷与高效;构建“引育留用”支撑生态,聚焦人才这一核心要素,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打造全面跃升产业链,则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唐元松特别指出,赋能经济绝非简单的“物理叠加”,将法律条文与产业政策生硬拼凑无法产生实质效果。其精髓在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制度环境,激发市场内生的“化学反应”。他以深圳等地的创新举措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优化法治环境,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求解高质量发展方程式的过程中,唐元松提出从“制造名城”向“创新源场”与“价值港湾”跃升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思路。过去依靠“土地优惠”和“政策让利”的“拼成本”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必须转向依托“生态赋能”与“价值共创”的“拼未来”模式。东莞应打造一流的法治环境、高效的政务服务和宜居的城市品质,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发展土壤,让他们在此安心经营、舒心生活、全心创新。
本次报告会主题鲜明、事例鲜活、内容翔实,犹如一场及时雨,有效拓宽了全镇党政机关和各社区的工作思路。参会人员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将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努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和软环境,为实现虎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