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广东法院发出全国首份涉澳商事仲裁案件调查令 | 深圳前海检察院召开检律交流座谈会 | 广东惠州电动自行车新规正式实施 | 深圳坪山开展“法治助企行”活动  帮助企业筑牢跨境合规“防火墙” | 深圳市坪山区探索工贸企业“综合查一次”入选区级营商环境建设十大优秀案例 | 广州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吴伟立:扎根琶洲“数智城” 守护平安“贴心人” | 广东高院发布2024年度商事金融十大案例 | 传承、砺剑、为民!广州荣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美誉 | 深圳公安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市推行“便民微信”社区警务工作法 | 深圳市南山区司法助企 “六个一” 行动正式启动 | 深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 | 深圳宝安公安全力做好2025年中考护考工作 | 深圳沙河街道“清源文化长廊”启用 | 深圳公安全方位优化外籍人员来深服务工作,广受好评 | 广州铁路公安局惠州公安处普宁站派出所开展铁路安全主题宣讲 | 幼童摔倒胳膊脱臼  深圳宝安警方紧急护送就医 | 广东惠州沥林镇开展反邪教宣传“七进”系列活动 | 深圳前海桂湾公园检察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示范基地揭牌 | 深圳香蜜湖街道开展“禁毒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 | “艺术+公益”激发禁毒动能  深圳市大学生禁毒文化艺术季暨公益成果展反响热烈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高层·声音 >   正文

广东高院发布依法严惩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摘要:6月25日,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依法严惩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涉及邮寄走私大宗毒品、跨省约购毒品、利用非接触手段贩毒运毒、吸毒后驾车肇事肇祸等毒品犯罪及吸毒后诱发的次生犯罪,体现了广东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对毒品犯罪依法严惩的坚定立场,以及积极参与毒品问题综合治理的司法担当。

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陈虹伶 惠遥遥 王飞宇)6月25日,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依法严惩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涉及邮寄走私大宗毒品、跨省约购毒品、利用非接触手段贩毒运毒、吸毒后驾车肇事肇祸等毒品犯罪及吸毒后诱发的次生犯罪,体现了广东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对毒品犯罪依法严惩的坚定立场,以及积极参与毒品问题综合治理的司法担当。

近年来,广东法院始终对毒品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不断提升毒品案件审判质效,提高禁毒综合治理效能,先后开展了“清源2024”“断源2025”禁毒专项行动,针对新型毒品犯罪防治制发相关司法建议十余份,新型毒品犯罪得到有效遏制。2025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审结一审毒品犯罪案件1538件,同比下降7.96%,涉毒犯罪重刑率同比提升2.7%。近五年全省毒品犯罪案件整体呈下降趋势,禁毒形势持续向好。

典型案例

严厉惩处邮寄走私大宗毒品

——李某航走私、运输毒品案

一、基本案情

2016年2月3日,被告人李某航指使同案人李某乐(另案处理)通过快递纸箱走私、运输毒品。公安人员从截获的快递纸箱中的三盒面膜内查获含甲基苯丙胺(冰毒)成分的液体共计900克。同年2月25日15时许,李某航再次指使李某乐快递邮寄毒品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在纸箱中的80支彩笔内,查获甲基苯丙胺共计1095.7克(含量66.3%至70.6%不等)。随后,公安人员在李某航控制的某房间内查获甲基苯丙胺14包,净重12724.6克(含量66.1%至68.0%不等)。

二、裁判结果

本案经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航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携带运送,邮寄进出国(边)境,其行为构成走私、运输毒品罪。李某航伙同他人走私、运输毒品数量巨大,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罪行极其严重。在走私、运输毒品共同犯罪中,李某航系罪责最为严重的主犯,应按照其指挥和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李某航曾因犯罪被判刑,刑满释放后又实施本案犯罪,有犯罪前科,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故以走私、运输毒品罪判处李某航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三、典型意义

走私大宗毒品属于源头性毒品犯罪,历年来均是打击重点。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的方针,对于共同走私、运输大宗毒品犯罪中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判处死刑。李某航走私、运输毒品数量巨大,罪责严重,应依法严惩。对李某航判处死刑,充分彰显了刑罚的威慑作用,同时体现了人民法院对毒品源头性犯罪依法严惩的决心。

从严打击毒品跨省流通

——刘某良等贩卖毒品案

一、基本案情

2016年7月初,被告人祝某华、肖某坚向被告人刘某良跨省购买毒品后,由祝某华开车将毒品卖给舒某娜(另案处理)。舒某娜在向吸毒人员转卖该批毒品时被公安机关抓获。经鉴定,该批毒品净重4948.7克,均含甲基苯丙胺成分(含量26.5%至69.5%不等)。

2016年7月底,祝某华以11.95万元价格再次向刘某良购买5000克甲基苯丙胺。8月初,公安机关在某服务区抓获祝某华,并在其车中缴获一批毒品。经鉴定,该批毒品净重4980.2克,均含甲基苯丙胺成分(含量71.1%至72.0%不等)。

二、裁判结果

本案由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

法院认为,被告人刘某良、祝某华、肖某坚违反国家对毒品的管理规定,贩卖毒品甲基苯丙胺数量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贩卖毒品罪,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故以贩卖毒品罪判处祝某华、刘某良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肖某坚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三、典型意义

跨省运输、贩卖毒品会扩大毒品流通地域、危害范围,社会影响恶劣。本案中,祝某华、刘某良等人跨省运输毒品近万克,并贩卖给吸毒人员,导致毒品流入社会,罪行极其严重,应依法严惩。对刘某良、祝某华判处死刑,对肖某坚判处死缓,体现了人民法院严惩毒品犯罪的坚定立场。

对涉麻精药品毒品犯罪“零容忍”

——曾某衍等人贩卖、运输毒品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曾某衍为牟利两次贩卖依托咪酯共计9975.1克,在第二次向梁某杰等人贩卖依托咪酯时被公安机关抓获,于梁某杰车内查获依托咪酯7975.1克(含量96.3%至99.8%不等)。

二、裁判结果

本案经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曾某衍明知依托咪酯是毒品而贩卖,数量大,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依法应予惩处。故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曾某衍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三、典型意义

本案涉新型毒品依托咪酯数量大、纯度高,社会危害性严重,人民法院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依法严惩大宗运输、贩卖新型毒品犯罪,坚决从严惩处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新型毒品犯罪分子,彰显了严厉打击涉麻精药品等新型毒品犯罪的立场。

依法惩处吸毒后驾车肇事肇祸

——陈某华交通肇事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陈某华吸食含有依托咪酯成分的电子烟后驾车上路行驶,途中与被害人朱某快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后逃离现场,被害人朱某快被他人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陈某华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二、裁判结果

本案经广东省台山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陈某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造成一人死亡,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依法应予惩处。综合本案犯罪事实、性质、社会危害程度,以交通肇事罪判处陈某华有期徒刑五年。

三、典型意义

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交通安全法规,同时因为吸毒导致反应能力下降、判断力减弱,严重危及道路交通安全,甚至威胁公共安全。人民法院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对吸毒后驾车肇事肇祸人员严格依法惩处,以司法守护“平安之路”。

全链条打击利用非接触手段实施毒品犯罪

——欧某婷贩卖、运输毒品,洗钱案

一、基本案情

2023年10月,被告人欧某婷伙同欧某威(另案处理)事先密谋,通过微信联系买家后,采取某快递平台运输、当面交易等方式,多次贩卖含依托咪酯成分的电子烟烟弹或者依托咪酯晶体。二人为掩饰、隐瞒毒资的来源和性质,借用他人支付宝、微信账号收取毒资后转回至欧某婷名下,供二人共同使用。

二、裁判结果

本案经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欧某婷多次贩卖、运输毒品,掩饰、隐瞒毒品犯罪所得的来源和性质,其行为分别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和洗钱罪。欧某婷使用多个微信联系毒品买家,并使用自己或者他人的账号接收毒资,通过当面交易及快递平台运输的方式参与了多宗贩卖毒品的行为,应依法惩处。故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和洗钱罪数罪并罚,判处欧某婷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并处罚金。

三、典型意义

人民法院高度重视采取“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等非接触手段实施新型毒品犯罪的多发势头,对涉毒行为人在案微信聊天记录以及与关联人员的转账记录细致审查,准确定罪量刑,全链条从严打击毒品犯罪,体现了人民法院“涉毒必严惩”的鲜明态度。

依法严惩走私含新型毒品的“致幻蘑菇” 入境

——关某聪走私、贩卖毒品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关某聪明知同案人杜某波(在逃)从国外购买新型毒品“致幻蘑菇”寄回国内欲贩卖,仍然接受杜某波雇佣代其接收邮件。关某聪在签收杜某波以“干货”名义、申报名为“坚果”的快递包裹时被抓获,现场查获含有赛洛西宾及赛洛新成分的蘑菇干净重1076.5克。经鉴定,其中赛洛西宾及赛洛新成分含量约为18.5克。

二、裁判结果

本案经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

法院认为,被告人关某聪违反国家对毒品管制的法律、法规,伙同他人走私、贩卖含有毒品成分赛洛西宾、赛洛新的蘑菇干,其行为已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鉴于关某聪受同案人雇佣负责接收走私入境的蘑菇干,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故以走私、贩卖毒品罪判处关某聪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三、典型意义

涉案“致幻蘑菇”中含有的毒品成分赛洛西宾和赛洛新是国家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短时间内可迅速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幻觉,极端者可导致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等行为。不法分子常把该种毒蘑菇与普通巧克力混合,伪装成外观精美的巧克力进行贩卖,迷惑性大。人民法院依法惩处走私、贩卖含有新型毒品的“致幻蘑菇”的犯罪行为,不仅有力震慑毒品犯罪分子,也警示广大群众珍惜生命,远离“致幻蘑菇”,不采食、购销“致幻蘑菇”。

发出司法建议推动禁毒综合治理

——任某超贩卖毒品案

一、基本案情

2023年11月,被告人任某超通过与买家线上联络、微信二维码收款,随后以某快递平台下单送达的方式,售卖含依托咪酯的电子烟烟弹4个。

二、裁判结果

本案由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任某超无视国家法律,明知依托咪酯是毒品,仍贩卖含依托咪酯的电子烟烟弹,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故以贩卖毒品罪判处任某超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针对本案涉依托咪酯新型毒品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新问题,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向有关机关发送司法建议,从强化源头联合管控、开展销售渠道排查、加强运输平台监控、持续开展禁毒宣传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有关机关收到该司法建议后积极落实,并及时向人民法院反馈落实情况。

三、典型意义

本案中,人民法院坚持以案促治,延伸司法职能,针对案件办理中发现的毒品犯罪新特点、新问题制发司法建议,促进堵漏建制,防范风险隐患,体现人民法院积极参与毒品问题综合治理的司法担当。被建议单位认真研究人民法院所提相关对策建议,从严格抓好生产经营部门监管、消除非法物质经营空间、盯紧运输平台落实禁限寄递管理规定等多方面进行落实,共同推动涉新型毒品犯罪综合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