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广州白云龙归派出所联合南村最小应急单元伏击组破获一起电动车盗窃案 | 广东惠州桥东街道开展反邪宣传进乡村活动 | 深圳市龙华区点燃生命教育薪火 | “本人签收”才能退货?深圳前海法院:判决商家全额退款并赔偿维权费用 | 广东惠州三栋镇:筑牢反邪防线  共筑平安家园 | 深圳市光明区打造实战效能型综治中心 | 全市首个!深圳福田“爱之港湾”未成年人探望基地正式启用 | 地铁站口“行路难”  深圳西乡街道疏堵结合破困局 | 深圳福永网格开展清明节前安全巡查行动 | 广东省东莞市司法局虎门分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星星的孩子”上岗广东东莞工厂  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 | 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民盟深圳市福田区总支联合召开2025年“黄丝带帮教”工作会议 | 广东海警局举行“粤海亮剑2025”打击海上走私专项行动启动仪式 | 广东省中山市中级法院发布《家事审判改革实践白皮书》 | 广东中山“枫”景:古镇镇海洲村打造基层综合治理“枫”向标 | 失主赠锦旗  深圳沙井网格情暖“圳”能量 | 广州黄埔公安用心用情为民服务获赞誉 | 业主与装修公司的6年纷争  在广东东莞第二人民法院法官调解下平息了 | 深圳西丽街道:社区网格员勇战山火  守护家园安全 | 从窗户扔出空酒瓶!深圳龙岗法院:不是“没砸到人就没事”,犯高空抛物罪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港澳·资讯 >   正文

“广东监狱推进落实治本安全观”系列报道

——阳江监狱:全方位强化出监教育,为刑释人员铺好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

摘要:作为每年出监人数高达2000多人的大型监狱,阳江监狱深入贯彻落实“治本安全观”,重点开展围绕以适应社会为主线,出监心理调适和回归后日常生活能力两个方面为着力点的出监教育工作,为临释人员打通改造“最后一公里”,致力于向社会输出守法公民。

    民主与法制网广州10月15日讯(记者 陈创中 □杨斯萍)“我怕出去以后找不到工作。”余刑还有一年多,对刑释以后就业的顾虑,成为了李曦(化名)当前最大的烦恼。

    “我最想坐高铁一趟贵州玩。”入狱8年的王明(化名)是“80后”,同样还有一年多就要刑满释放了。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他在憧憬着自由的同时,更担心被社会抛离。

    其实,李曦和王明只是阳江监狱里数千服刑人员的缩影。而对就业的焦虑、社会未知的恐惧,在临释人员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司法部张军部长曾指出,教育改造是监狱的本职,要把“不跑人”的底线安全观深化为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的治本安全观。作为每年出监人数高达2000多人的大型监狱,阳江监狱深入贯彻落实“治本安全观”,重点开展围绕以适应社会为主线,出监心理调适和回归后日常生活能力两个方面为着力点的出监教育工作,为临释人员打通改造“最后一公里”,致力于向社会输出守法公民。

监狱开设汽修课程供服刑人员选学 通讯员供图

    “刑期”当“学期”

    推推鼻梁上的眼镜,抬头紧盯黑板上的电路图,全神贯注听着老师讲述的知识重点,手中的笔同样没闲着,偶尔,低下头来在本子上飞快地划动……以上,是记者在家电电工培训实验教学室里看到的一幕。如果不是清一色囚服与光头,记者很难想象,这是在阳江监狱里开设的职业培训班。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服刑人员在监狱里掌握谋生技能,杜绝刑释人员再犯罪。阳江监狱在阳江安监局的支持下,特地邀请专业老师来到监区里,为服刑人员开班授课,余刑在半年到2年的服刑人员可以免费报读。目前,监狱针对社会劳务公司的就业反馈意见,已经开设了保健按摩班、家电电工培训班、汽车维修培训班等三个专业课程。

    “只要有兴趣,服刑人员都可以参加培训,考试通过后就能拿到社会承认的专业资格证书。”负责出监教育的刑务办孙主任对记者说。

    记者采访时,李曦正就读于汽车维修班,刚“开学”两天。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他格外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课余时间还会拿着教科书“死磕”。“老师讲课很生动,我想在这里学一门技术,出去以后好找工作。”谈及一年多以后的刑释生活,李曦坦言,养家糊口的压力摆在眼前,是时候要担起这一份责任了。

    把“刑期”当“学期”。在阳江监狱,像李曦这样的服刑人员不在少数。据统计,仅去年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服刑人员就有1200多人,其中获证率高达70%。

    “服刑人员走上犯罪道路,最大原因是好逸恶劳。”孙主任表示,除了技能培训,为了能让刑释人员走出“监门”即进“厂门”,阳江监狱还与劳务公司合作,为临释人员出监后的就业牵线搭桥。2014年,阳江监狱与广州市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与社会数百家企业的就业推荐渠道,每月向服刑人员发布社会企业招工信息。

    据悉,符合推荐条件的临释人员在出监教育期间,都可以领到该公司发放的《求职登记表》、《求职者报到登记卡》,有求职意向的刑释人员可以凭此到该公司报到,等待派遣上岗。据统计,近三年来,阳江监狱累计向劳务派遣公司推荐就业刑释人员超过4000名。

    孙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刑释人员出监以后,不一定都会去报到择业,但最起码是给他留好了这条路,能靠自己的劳动在社会上堂堂正正做人。

拥有一技之长,服刑人员出监后可以更好地回归。 通讯员供图

    自编出监教育教材

    监狱里生活平静如湖水,外面的社会却是瞬息万变,所有事物都在日新月异。

    8年前入监的王明曾是个机不离身的“手机控”,什么新鲜事物都想体验一把。入监后,微信、高铁、苹果手机的更新迭代……他只能从电视、狱友、家属了解到外面世界这些点滴变化。“看电视里说,现在的高铁又快又舒服。”王明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余刑还有一年多,出监以后,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高铁去贵州旅游。

    “对于服刑人员来说,通过这样言片语了解到的都是很片面的,毕竟没有真正接触过。监狱里,有很多刑期长的服刑人员至今都不会用手机。”孙主任表示,出监教育,必须面向回归需要,帮助刑释人员尽快适应新时代。

    为此,阳江监狱自编了刑释人员回归社会指南——《阳江监狱出监教育手册》,涵括了行政服务和公共服务两大内容,例如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等社会事务的有关规定,以及出监购票乘车、办理户口、网上购物、申请低保和办理医疗保险等社会知识,授课途径有视频教学、PPT演示、情境模式等。

    出监教育从心出发

    如何把临释人员从“监狱人”顺利过渡为“社会人”?这是阳江监狱心理矫治中心主任柳维时常思考的问题。这个念头起源于多年以前一次对刑释人员的采访经历。“出监以后,他在台山办了厂,生意红红火火。然而当他看到我们,还是条件反射地举手,蹲了下来。”那一刻,专注心理矫治多年的柳维明白,出监教育还需要从心出发,通过心理调适改变其拘禁性人格。

    其中,出监前的心理评估是重要的一环。

    为了对回归社会后有明显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刑满释放后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人员进行重点帮教。出监前一个月,临释人员原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将会收到《罪犯刑满释放通知书》、《广东省监狱罪犯出监评估》。其中,出监评估包括服刑人员自评、警察评议、心理测量、服刑期间改造情况等。

    对服刑人员心理评估这一工作,则是由柳维所在的心理矫治中心来负责。“一旦心理测评显示出有问题,我们就要根据情况做及时的干预。”柳维说,“在最近一批临释人员中,就有一因抢劫入狱的服刑人员,测试结果反映出来他有中度人际关系障碍。”

    “围绕重犯率的问题,阳江监狱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重犯率最高的是抢劫类服刑人员。”柳维表示,因此,从治本安全观这个角度来考虑,对于这部分抢劫的服刑人员,监狱都会给予极大的关注,要找出犯罪的内因,对症下药。

   柳维介绍,考虑到他出监以后可能难以适应社会人际关系,便立即启动心理矫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适,再次评估时,他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了。”最终,他带着平和的心境走出了监狱大门。

    此外,柳维表示,对于服刑人员来说,越是临近出监,越是兴奋和焦虑并存,心理上备受煎熬,此时更需要心理上的调适和引导。为此,阳江监狱除了加强监区文化建设,针对临释人员,还设有专门的心理团体辅导课程,正面引导他们调整心态,及时排解压力。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