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前方高能!一群退休老法官正在“整活儿” | 深圳公安“空中哨兵”护航十五运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网格员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 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携手市司法局强戒一所共筑特殊人群回归之路 | 首届湾区法治文化艺术巡礼暨湾区新时代法治文艺“三进”演出在深圳龙岗举办专场活动 | 深圳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深圳罗湖社会工作先锋学堂首期“圆桌派”点燃专业发展新引擎 | 深圳南山:以赛促训锻造高素质网格员队伍,三大体系构建基层治理人才新高地 |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粤心安”构建社会心理服务法治屏障 | 广东中山:检护食药安全  托起“幸福夕阳” | 深圳龙岗: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厚植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鲜明底色 | 深圳福海街道网格员迅速处置露天焚烧 | 深圳福海网格员:精准引导  打通“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 | 第三届深圳市调解员技能大赛落幕!闭环砺精兵,标准赋能基层治理 | 深圳龙岗开展法律援助专题培训  筑牢未成年人法治防线 | 深圳蛇口街道“网格员+楼栋长”服务日:法治护航暖重阳  基层治理润民心 | 深圳盐田网格:“小网格”推动“大治理” | 深圳黄贝街道:重阳护银龄  反邪普法筑平安 | 深圳华强北街道开展网格化专项行动  筑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网” | 深圳市龙华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持续守护居民“心”健康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参政议事厅 >   正文

财政下沉式城镇化样本佛山450万“新市民”养成路

摘要:目前,中国城镇化明显面临不平衡问题,而财政下沉、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自下而上发力的模式,或是佛山城镇化经验中最值得其它城市参考的地方。

导读

目前,中国城镇化明显面临不平衡问题,而财政下沉、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自下而上发力的模式,或是佛山城镇化经验中最值得其它城市参考的地方。但城镇化必须尊重发展的自然规律,佛山一定程度上就是自然发展的产物。

3月5日,周末,准备定居广东佛山的孙佩,开始盘算着看房。同一天,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提到,“十三五”期间,中国将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努力解决“三个1亿人”的城镇化问题。

作为外来人口,亦是进城务工人员,孙佩就是这3亿人中的一员。

孙佩所选择的佛山,位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去年GDP突破8000亿元。这也是一个外来人口集中的城市,800多万常住人口中,流动人口超过半数。

佛山依靠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迅速,目前的城镇化率高达94%以上,处于全国前列。近年来,佛山开始加大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和覆盖范围,并降低入籍门槛,将目光锁定在“新市民”身上。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佛山的探索或具标本意义。

不过,佛山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亦面临着挑战:如何让外来务工人员完全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红利?如何提高流动人口的入户意愿?怎样让佛山与广州的边界地带不沦为“睡城”?

“新市民”超本地户籍人口

佛山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规模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正在转换为“新市民”。根据佛山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的数据,截至2015年,佛山登记在册的“新市民”已超过457万人,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接近40万人。

2015年,佛山的经济总量为8003.92亿元,处于全国地级市前列,8.5%的增速也排名靠前。作为制造业重镇,外来务工人员为佛山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而佛山推动外来务工人员身份转换,关键是公平享有义务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事实上,近年来,佛山大力开拓并完善相应的渠道。

孙佩就表示,她并不担心定居佛山后,子女的上学将成问题。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佛山落户条件不高,就算不落户,相应公共服务还是能够保证。

目前,佛山流动人口可根据积分分值享受社保、随迁子女免费接种疫苗、随迁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法律服务援助等10余项公共服务。

以教育为例,按照佛山现行的政策,只要积分累计达到30分,新市民就可为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子女申请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新生排名。

根据佛山市教育局3月8日公布的数据,2015年佛山市中小学就读的随迁子女为37.2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有26.4万人,比上年度增加2.1万人,占比71.05%。同时,今年佛山还将新建公办中小学校14所,预计将一共新增5万多学位。

2015年,佛山大幅度调低了积分入户的门槛,学历、社保缴费年限以及是否购房不再作为硬性规定。新规明确,只要异地务工人员积分累计达到60分,提出申请的前一个月再缴纳了社会保险费,在法定工作年龄内即可申请积分入户排名。

财力下沉式城镇化

城镇化专家、广东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主任蔡兵分析,佛山的城镇化模式较为特殊,在“强区弱市”的管理模式下,佛山财力大比例下沉在各区,使得公共基础设施均匀,多区共同发力,不仅推动快速城镇化,还避免失衡。

这一模式有利有弊。蔡兵认为,虽然佛山模式避免了城镇化失衡,并且各区依靠自身财力,非常高效地消耗掉庞大的外来人口。但是,佛山的短板在于缺乏中心带动,城镇化没有特色,水平不高。未来,随着城镇化朝高端发展,佛山可能会乏力。

佛山早前发布的《佛山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公众咨询稿中就对佛山城镇化的短板进行剖析,认为佛山的人口城镇化率高,但是质量不高。

文件指出,佛山外来务工人员在很大程度上还没享受到城镇化红利。此外,佛山与广州交界的地方已形成“睡城”。同时,异地务工人员的入户意愿不高。

文件认为,佛山应依托居住证制度,梯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扩展基本公共服务:一是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二是改善基本医疗服务条件;三是拓宽住房保障渠道;四是完善城镇就业支撑和服务体系;五是健全转移人口社会保障体系。

蔡兵认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是解决现有城镇化问题;同时进一步提高城镇在集中要素、提高生产效率上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蔡兵指出,目前,中国城镇化明显面临不平衡问题,而财政下沉、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自下而上发力的模式,或是佛山城镇化经验中最值得其它城市参考的地方。但城镇化必须尊重发展的自然规律,佛山一定程度上就是自然发展的产物。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