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广州白云龙归派出所联合南村最小应急单元伏击组破获一起电动车盗窃案 | 广东惠州桥东街道开展反邪宣传进乡村活动 | 深圳市龙华区点燃生命教育薪火 | “本人签收”才能退货?深圳前海法院:判决商家全额退款并赔偿维权费用 | 广东惠州三栋镇:筑牢反邪防线  共筑平安家园 | 深圳市光明区打造实战效能型综治中心 | 全市首个!深圳福田“爱之港湾”未成年人探望基地正式启用 | 地铁站口“行路难”  深圳西乡街道疏堵结合破困局 | 深圳福永网格开展清明节前安全巡查行动 | 广东省东莞市司法局虎门分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星星的孩子”上岗广东东莞工厂  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 | 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民盟深圳市福田区总支联合召开2025年“黄丝带帮教”工作会议 | 广东海警局举行“粤海亮剑2025”打击海上走私专项行动启动仪式 | 广东省中山市中级法院发布《家事审判改革实践白皮书》 | 广东中山“枫”景:古镇镇海洲村打造基层综合治理“枫”向标 | 失主赠锦旗  深圳沙井网格情暖“圳”能量 | 广州黄埔公安用心用情为民服务获赞誉 | 业主与装修公司的6年纷争  在广东东莞第二人民法院法官调解下平息了 | 深圳西丽街道:社区网格员勇战山火  守护家园安全 | 从窗户扔出空酒瓶!深圳龙岗法院:不是“没砸到人就没事”,犯高空抛物罪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参政议事厅 >   正文

江门: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摘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顺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江门市党代会报告提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做到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让群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开平自力村自然环境优美,水塘、稻田、草地散落其间,与众多的碉楼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顺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江门市党代会报告提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做到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让群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全面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的重要举措,党代会报告对此进行着重提出将极大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因地制宜整治】

今年已对841条村开展整治

在建设美丽新农村方面,市长邓伟根曾要求,要提升农村规划建设水平,重点谋划一批文旅小镇、森林小镇、农业小镇等特色小镇,统筹带动周边农村建设,抓好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推动“醉美江门100村”乡村旅游建设和“园林下乡”,并加快推进农村“去污染”。

今年,广东省《关于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印发。文件提出,力争到2018年粤东西北地区完成80%、珠三角地区基本完成全部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力争通过3年努力,促使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实现根本改观。

市住建局村镇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江门积极贯彻执行《江门市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意见》,每年按新增8%(按行政村总数计)的任务,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今年江门确保86%以上的行政村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目前已有841条村开展了村庄整治,占行政村总数的80%。江门今年1—6月共投入近4200万元用于村庄整治工作,村庄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宜居城乡建设方面,按照《江门市开展创建宜居城乡工作方案》的部署,江门每年着重抓好宜居城镇和宜居村庄试点创建工作。2016年,江门着重抓好新会区沙堆镇等2个宜居城镇和蓬江区杜阮镇龙眠村委会等14条宜居村庄试点创建工作。

市住建局村镇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指导试点镇、村对照宜居城镇、宜居村庄考核标准,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进一步配套完善市政和公共基础设施,着重加强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新建垃圾中转站和填埋场,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整治城镇街道立面和卫生死角,综合治理河涌,从而营造了宜居宜业、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的村镇面貌。

【彰显乡村风貌】

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

近日,全国改进农村人居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传承传统文化、保护绿水青山有机统一起来,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

据悉,近年来,江门贯彻落实《江门市创建名镇名村示范村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积极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工作,通过编制实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对村落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进行了保护。同时通过整治和完善村内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整治文化遗产周边、公共场所、河塘沟渠等公共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

“十二五”期间,江门编制了《江门市名镇总体发展规划》,共和镇、荷塘镇、斗山镇等镇被评为“广东名镇”和“江门名镇”。过去5年,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浮月村、端芬镇东宁村、开平市百合镇马降龙村获评“广东省传统村落”;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和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中国传统村落”,目前这4条中国传统村落都列入了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新会区会城街道办陈皮村(茶坑村)和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获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开平市赤坎镇获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此外,江门将继续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做好江门4条中国传统村落(自力村、歇马村、浮石村、良溪村)的保护项目实施工作。

今年,市住建局联合市规划局和市文广新局印发《江门市侨乡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街、名建筑评选工作方案》,计划未来3—5年内,在全市推行侨乡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街、名建筑评选工作,力争把江门具有侨乡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镇、村、街、建筑列入保护名单,并实行挂牌保护,为江门侨乡文化的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提供保障。

【挖掘侨乡文化】

打造侨都韵味特色小镇

今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此前,市长邓伟根在其微信公众号“樵山潮人”中指出,打造秀美五邑天地,建设特色小镇必不可少。他提出,要结合中国侨都的文化元素,打造一批拥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把江门五邑的文化底蕴、良好生态、历史渊源秀出特色、秀出美丽,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五邑天地。

那么,该如何建设?“打造秀美五邑天地的关键在于‘侨、文、古、原、商’五大元素,而‘古’韵魅力则是陈白沙文化百年沉淀的结晶。”白沙街党工委书记谢强伟表示,白沙街以33墟街为大规划,秉持“规划先行、修旧如旧、民生与文化相结合”的三个原则,充分挖掘自身传统文化特色、丰富的人文情怀,打造以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并举的特色休闲旅游观光新亮点,打造“宜看、宜居、宜游、宜业”的旅游特色小镇。

江门市五邑旅游促进协会秘书长何岩表示,特色小镇的打造要抓好各镇的文化特征,“例如赤坎古镇、古劳水乡等,特色十分鲜明,在建设中要注意把特色小镇特色的东西融入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可以丰富特色文化的内涵,例如古劳可以把武术文化通过建设影视基地等方式彰显”。

据悉,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住建局对全市镇(街)按照历史文化、休闲旅游、生态山水、特色农业、特色工业五个类型进行筛选,经市政府审批最终确定12个特色镇(街)。目前,各特色镇(街)正在按照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有序地推进建设工作。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