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自力村自然环境优美,水塘、稻田、草地散落其间,与众多的碉楼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顺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江门市党代会报告提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做到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让群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全面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的重要举措,党代会报告对此进行着重提出将极大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因地制宜整治】
今年已对841条村开展整治
在建设美丽新农村方面,市长邓伟根曾要求,要提升农村规划建设水平,重点谋划一批文旅小镇、森林小镇、农业小镇等特色小镇,统筹带动周边农村建设,抓好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推动“醉美江门100村”乡村旅游建设和“园林下乡”,并加快推进农村“去污染”。
今年,广东省《关于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印发。文件提出,力争到2018年粤东西北地区完成80%、珠三角地区基本完成全部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力争通过3年努力,促使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实现根本改观。
市住建局村镇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江门积极贯彻执行《江门市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意见》,每年按新增8%(按行政村总数计)的任务,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今年江门确保86%以上的行政村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目前已有841条村开展了村庄整治,占行政村总数的80%。江门今年1—6月共投入近4200万元用于村庄整治工作,村庄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宜居城乡建设方面,按照《江门市开展创建宜居城乡工作方案》的部署,江门每年着重抓好宜居城镇和宜居村庄试点创建工作。2016年,江门着重抓好新会区沙堆镇等2个宜居城镇和蓬江区杜阮镇龙眠村委会等14条宜居村庄试点创建工作。
市住建局村镇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指导试点镇、村对照宜居城镇、宜居村庄考核标准,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进一步配套完善市政和公共基础设施,着重加强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新建垃圾中转站和填埋场,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整治城镇街道立面和卫生死角,综合治理河涌,从而营造了宜居宜业、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的村镇面貌。
【彰显乡村风貌】
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
近日,全国改进农村人居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传承传统文化、保护绿水青山有机统一起来,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
据悉,近年来,江门贯彻落实《江门市创建名镇名村示范村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积极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工作,通过编制实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对村落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进行了保护。同时通过整治和完善村内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整治文化遗产周边、公共场所、河塘沟渠等公共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
“十二五”期间,江门编制了《江门市名镇总体发展规划》,共和镇、荷塘镇、斗山镇等镇被评为“广东名镇”和“江门名镇”。过去5年,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浮月村、端芬镇东宁村、开平市百合镇马降龙村获评“广东省传统村落”;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和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中国传统村落”,目前这4条中国传统村落都列入了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新会区会城街道办陈皮村(茶坑村)和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获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开平市赤坎镇获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此外,江门将继续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做好江门4条中国传统村落(自力村、歇马村、浮石村、良溪村)的保护项目实施工作。
今年,市住建局联合市规划局和市文广新局印发《江门市侨乡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街、名建筑评选工作方案》,计划未来3—5年内,在全市推行侨乡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街、名建筑评选工作,力争把江门具有侨乡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镇、村、街、建筑列入保护名单,并实行挂牌保护,为江门侨乡文化的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提供保障。
【挖掘侨乡文化】
打造侨都韵味特色小镇
今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此前,市长邓伟根在其微信公众号“樵山潮人”中指出,打造秀美五邑天地,建设特色小镇必不可少。他提出,要结合中国侨都的文化元素,打造一批拥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把江门五邑的文化底蕴、良好生态、历史渊源秀出特色、秀出美丽,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五邑天地。
那么,该如何建设?“打造秀美五邑天地的关键在于‘侨、文、古、原、商’五大元素,而‘古’韵魅力则是陈白沙文化百年沉淀的结晶。”白沙街党工委书记谢强伟表示,白沙街以33墟街为大规划,秉持“规划先行、修旧如旧、民生与文化相结合”的三个原则,充分挖掘自身传统文化特色、丰富的人文情怀,打造以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并举的特色休闲旅游观光新亮点,打造“宜看、宜居、宜游、宜业”的旅游特色小镇。
江门市五邑旅游促进协会秘书长何岩表示,特色小镇的打造要抓好各镇的文化特征,“例如赤坎古镇、古劳水乡等,特色十分鲜明,在建设中要注意把特色小镇特色的东西融入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可以丰富特色文化的内涵,例如古劳可以把武术文化通过建设影视基地等方式彰显”。
据悉,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住建局对全市镇(街)按照历史文化、休闲旅游、生态山水、特色农业、特色工业五个类型进行筛选,经市政府审批最终确定12个特色镇(街)。目前,各特色镇(街)正在按照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有序地推进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