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金湾率先在全市构建产业人才库和产业人才卡,首创以贡献和薪资高低为人才认定的准绳,不论户籍,让产业人才享受到不同额度的入户津贴、购房补贴和技术进步奖励等待遇,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工作正在密集部署和推进。
当前,珠海正以常住人口市民化、提高城市人口承载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高标准建设西部生态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多项重点工作快马加鞭。
这是一场事关珠海未来发展的“关键战役”。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市三分之二,承载全市不到一半的人口。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珠海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推动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升级,拓展珠海建设珠江西岸核心城市的发展空间,对珠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新型城镇化的引擎,会给珠海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核动力”?
每到上班日,在珠海中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上班的市民陈先生就要一早从市区出发到西部上班,下午再从西部回市区的家。虽然每天有来回近2个小时的车程,但在他看来,能享受主城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这样的取舍是值得的。”
像陈先生一样的“钟摆族”,是珠海东部与西部发展不够均衡的缩影。如今,西部生态新区已成为珠海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并上升为全省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平台之一,它的不断建设,有望加快补齐西部地区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的短板。
与新的要求相比,西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仍然面临人口规模较小、镇域经济不强、城市生活环境待提升等难题。加快解决这些难题,西部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才能进一步从蓝图走向现实。
监制:胡智勇
策划/统筹:陈邦明 沈文金 撰文:林郁鸿
人口关
“聚人气”与“承载力”的平衡
上个月底,今年落户平沙的中大创新谷在海泉湾举办了一场“科技·思维·未来汽车”论坛,但在有专车接送市区观众的情况下,会场的座位仍未坐满。“如果这样的论坛在东部地区举行,人气肯定不一样。”中大创新谷相关负责人说。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新型城镇化要把人的城镇化摆在核心位置,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聚人气”。根据2015年统计公报,珠海土地面积约为1732平方公里,按常住人口163.41万人计算,人口密度约为943人/平方公里,在珠三角九市中,排第六。
目前,珠海人口有一半集中在香洲区,其土地面积约550平方公里,根据香洲区官方网站公布的2014年末常住人口80.99万人计算,其人口密度约为1472人/平方公里,远超全市943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
根据西部生态新区总体规划透露的数据,其现状常住人口为68万人,土地面积为117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为579人/平方公里,远低于全市平均以及香洲的人口密度。
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人口承载能力有限有关系。目前,珠海正加快推进西部中心城区的建设,各项公共服务也在逐渐完善,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有望进一步加强。
有熟悉珠海发展情况的区域经济专家表示,西部新型城镇化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更加注重适度提高人口规模,一方面是要加快推进在西部有稳定就业和生活能力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差别化的入户政策,为西部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
根据珠海市相关部门调研数据,目前珠海农村人口有23.6万人,人口城镇化水平为87.7%,与全国50%左右的比例相比,处于较高水平。专家建议,对于具有珠海本地户籍的农村人口而言,城镇化的重点应该是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其享受到与城市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务。
同时,西部地区可以通过引进人才来优化人口结构、适度提升人口规模。“随着西部高端产业的加快发展,将推动产业人口向西部聚集,如何让工作在西部城镇的常住人口完成市民化过程,应是西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曾参与编著《广东省珠海市东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研究员单菁菁认为,珠海可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人才的落户,有序推进常住人口市民化。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奇表示,有序推进专门针对高精尖、高技能人才的落户,不仅能为西部新型城镇化创造驱动力、为产业发展积聚更多的人气,也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人口压力,实现人口的优化布局。
产业关
激活创新“镇”能量
前不久,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强镇域经济”,着力统筹宜工宜农宜游镇村差异化发展,加快中心镇、专业镇、特色小镇建设。同时,金湾的三灶、红旗以及高栏的平沙、南水也抢抓西部生态新区建设的机遇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西部镇域经济的发展正在提速。
推进人的城镇化,必须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水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与城镇的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也是珠海正在着力的重点。
目前,镇域面积占到珠海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在西部占据主导地位,珠海的农民也大部分居住在镇域。加快镇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稳定的就业机会,对提升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产业规模做大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的财政税收,并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从而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及促进农业人口的转移。”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谷雨认为,产业发展是人口集聚、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基础。
今年6月出炉的《广东省专业镇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以水产养殖为特色产业的白蕉镇和莲州镇携手跻身农业专业镇十强;井岸镇、三灶镇则分居全省工业专业镇的第三十名和第四十名。
作为该报告课题组的组长,谷雨认为从全省来看,珠海的镇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但珠海专业镇数量不多、科技研发能力不强,仍存在集聚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创新优势等发展短板,与发达地区的强镇也有差距。
以西部产业化基础较好的井岸镇和三灶镇为例,2015年,井岸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13.25亿元,三灶镇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0亿元。而佛山、东莞部分镇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远高于珠海的镇街,比如顺德的北滘镇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
从产业层次来看,西部地区不少镇域经济以农业、传统制造业为主,高端制造、现代服务领域的产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基础较为薄弱,不少镇目前仍没有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
专家认为,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珠海镇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从更高层次进行谋划,要着力发展创新型产业,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谷雨建议,实现镇域经济的赶超,珠海应善用比较优势,利用既有的创新基础、人才储备、城市品牌、城市空间等优势,走出一条创新型的镇域经济发展道路。
“目前特色小镇是国家鼓励的小城镇发展方向,珠海可以以各镇的资源禀赋为基石,鼓励探索不同形式的特色小镇,如创新小镇、互联网小镇、文旅小镇、宜居小镇,形成相互分工、错位发展的镇域经济格局。”谷雨说。
有专家表示,与全国不少地区类似,目前珠海镇级层面所承担的职能与所拥有的权限不匹配的情况仍然存在,面临权力较小、功能较弱的处境。“建议珠海可以从行政体制改革为切入点,进一步简政放权,让真正承担镇域经济发展责任的部门拥有相应的决策权和主导权,实现职、权、责三者的统一,释放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单菁菁说。
环境关
让人生活更舒心更美好
上个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金湾医院启动试业,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一周将有三天在这里坐诊,让西部居民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们正在完善进口药品储备,目前整个医院的用药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医院医务部主任谢恩求说,到明年7月,金湾中心医院将开放所有病房和门诊。
这是珠海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的注脚之一。新型城镇化需要从人的需求出发推进城市建设,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质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与“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相比,西部新型城镇化在提升城市生活环境方面仍有较大空间,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休闲、商业配套、环保、道路交通、地下管网等设施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以交通为例,目前西部地区的公交路线仍不够优化,所停站点不够多,公交班次不够密,给市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珠海公交巴士有限公司今年披露的调研信息显示,西部某区约有44%的公交线路末班车在晚8点以前驶出,公交线路发车时间间隔在30分钟及以上的线路占了约50%。
在学校、医院、商贸设施方面,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也比较明显。在斗门富山工业园,整个片区约有7万员工,但周边没有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员工们不得不到附近的村级市场里购买相关生活物品,影响了人才的集聚。
有专家表示,与东部相比,西部地区的城市宜居环境确实有较大的差距,但也拥有较好的后发优势,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进行谋划,目前珠海已经在加快推进西部中心城区的高标准建设,比如综合管廊、绿色交通、邻里中心等都在推进,今后在类似的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领域有更多的探索和实践,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据了解,西部不少镇街都有很好的历史文化、生态资源,比如平沙的知青文化、斗门镇的南宋文化、白蕉的水乡文化等,这些文化特色成为优化城市生活环境的宝贵资源。
“宜居城市的内涵不仅仅是生态、生产环境的优化,更要让人生活得更美好。”单菁菁认为,在产业和城市建设加速的背景下,西部宜居环境的建设还应更加注重保护原来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注重对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育,让市民形成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专家建议
“产城人”应形成完整闭环
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渐成共识,珠海西部的开发建设也进入新的阶段。专家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产业、人口与城市建设相辅相成。珠海目前西部的产业在加快发展,但在房地产方面也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如何走出一条具有珠海特色的产业发展、人口优化道路,防止新型城镇化变成房地产化,应是题中之义。
单菁菁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产业的发展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力,而人口的聚集又会推动城市建设扩张,为进一步的产业和人口集聚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三者互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