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广州9月15日讯(记者陈创中 □ 杨斯萍)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城镇化路上大步前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东莞市长安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试点地区,围绕变“土地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一核心理念,以长安镇平安建设促进会为抓手,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夯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城镇化的治理水平。该镇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第三批“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和2011-2016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2016年,“长安镇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被评为“东莞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十大优秀项目”之一。
长安法治小区一角 杨斯萍摄
“纠纷小区”变身“样板社区”
搬来长安镇信义怡翠豪园小区没多久的李女士,终于能放下心中一块大石头了,因为不用再发愁女儿放学后托管的问题了。小区里的社工中心,就开办了430学堂,每周二到周四下午4点半到7点,免费为住客孩子提供课业辅导、手工制作、绘画等服务,解决了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小区管理规范,住在这里幸福感满满。”李女士兴奋地说。
2012年以前,信义怡翠豪园还是个远近闻名的“纠纷小区”。信义怡翠豪园位于长安广场东侧,于2008年开盘入伙,居住人口达4500多人。然而,由于前期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混乱,以致该小区存在着不按合同和管理标准提供服务、消防安全隐患大,失窃率高居不下等重大问题,导致小区业主正常工作生活都无法保障,叫苦不迭。
2012年11月,在长安镇房管所指导下,该小区依法成立了业主委员会,随后按照程序,聘请了新的物业公司,开创了该镇业委会依法维权自聘物业公司的先河。为有效推动小区居民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长安镇积极探索小区“微治理”模式,选取了信义怡翠豪园开展“样板社区”创建工作。
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听取建议的基础上,长安镇委、镇政府研究制定了《长安镇创建样板社区工作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及业委会、物管公司、开发商的工作责任,并由镇政府财政拨出专款74.368万元。在业委会的基础上,小区建立了党支部、调委会、综合服务站、志愿服务站、治安岗亭和社会组织,并由社区派出两名驻站专职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其中,220多平方米的综合服务站设置了涉及党务、政务、居务和社会服务等6大项20多个小项的“服务菜单”,让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多元”的服务。同时,信义小区党支部推动成立小区事务监督小组,由7名党员代表和业主代表为成员,负责对小区业委会、物管公司、开发商的有关工作及其他事务进行监督、反馈民意,小区管理秩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短短几年,信义怡翠豪园经历了由“乱”到“治”翻天覆地的转变,其成功的“样板”经验也逐步推广应用到其他小区。目前,中惠新城加州园、中惠山畔名城、莲花苑和新世纪豪园等4个商住小区的镇级样板社区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
“五老”充当“和事佬”
2015年2月15日,作为群众自愿参与平安建设的新型社会组织,长安镇平安建设促进会依法审批成立,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主的人员构成,为该镇社会治理和社会维稳工作的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为切实增强促进会与综治信访维稳两级平台的工作合力,在健全机制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四调联动”机制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了民间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四调联动”的要素关系、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和工作分工,实现了突发事件信息互通互联,重大事件第一时间介入协助调解,各自在执法活动中能得到衔接互补,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显示出重要作用。
2016年10月,乌沙押钞车事件发生以后,长安镇平促会在镇领导的部署下,联同镇综治、司法、信访部门快速地组织了押运公司和死者家属进行民事赔偿协商,形成行政调处和民间调解相互联动。期间,还参与了多次双方的调解会,每次调解会后,都对死者家属做大量的安抚工作,最大程度地帮助死者家属尽快了结有关民事赔偿的事宜。最终,押钞公司和死者家属签订了司法调解协议,平息化解了这宗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
据悉,自成立以来,长安镇平安建设促进会还把触角延伸到基层,成立分会15个,发展会员500多人,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70宗,为党委、政府处置民间纠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长安镇校园法苑标志 杨斯萍摄
2016年7月,东莞市某劳务派遣公司李老板拿着该公司工人四十多万工资逃匿,事后,长安镇平安促进会上沙分会积极主动介入,想方设法要寻找当事人。最终,在沙头派出所和上沙劳动站的配合下联系上李老板的妻子邓某,然后找到李老板。经过多次调处协商,四十多万元的工资款顺利发放到工人手中。
普法教育有的放矢增强实效
近年来,长安镇积极整合社会普法资源,先后制定下发了《法治长安建设第二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长安镇建立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制度的工作意见》、《长安镇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启动了“法治直通车”品牌普法系列活动,针对不同人群重点普法,有的放矢地开展“订单式”送法上门服务,积极推进法治文化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极大增强了法治教育的实效。
围绕加强公职人员法律素养、提高公职人员依法行政水平这一目标,长安镇以公职人员为重点普法对象,邀请专家、学者为全镇领导干部举办各类学法讲座,重点讲授了《公务员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国家安全法》、《行政许可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此外,该镇搜集各级机关、单位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编印成《长安镇公职人员学法读本》,发放到全镇机关、单位公职人员手中,做到人手一本。每年组织全镇公职人员参加统一学法考试,参试率为100%,成绩优秀率为95%以上。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法律意识,长安镇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和推行“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编写《长安镇社区居民学法读本》发放到全镇户籍家庭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形式,向社区居民详细解读了社区民主管理、福利分红、征地拆迁、邻里纠纷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和依法解决途径。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以开展讲座和街头咨询等方式对社区居民开展法治教育,切实增强社区干部民主管理和社区居民依法自治、依法维权和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据统计,2016年长安镇全年生产总值463.1亿元,工业总产值1617.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2亿元,经济总量大,企业及工商经营个体多,劳资纠纷问题一直是长安镇社会矛盾纠纷案的突出类型。为此,该镇以开展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为主要抓手,每年组织社区法律顾问律师深入辖区企业开展 “司法大讲堂”活动,并开展各类企业法治宣传活动,积极推动普法进企业,增强企业人员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努力构建诚信守法示范企业,通过法治文化建设为企业实现长期健康稳健发展提供法律支撑和保障。
结合青少年学法特点,该镇以引起青少年兴趣的普法方式为切入口,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深入打造具有长安本地特色的“法润春苗”普法品牌,积极推进“校园法苑”建设,在校园中增加法治文化元素,深入全镇31所公民办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各类普法活动,培育学生法治观念,努力实现青少年法治教育课堂化、家庭化、常态化。
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长安镇共组织各类普法力量9000多人次,深入开展各类普法活动7000多场次,投放普法公益广告约10000频次,发送普法手机信息、微信微博信息共137万条次,编印派发普法资料100多种逾200万份;订购派发学法书籍20种5万多册,受教育群众累计达600多万人次。公职人员、社区居民、企业经营管理及务工人员、青少年学生学法普及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