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黄靖 通讯员 罗斐莹)4月3日,在广州市白云区白云湖街道大冈联社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面对突发轻生警情,白云湖街最小应急单元快速反应、科学处置,与民警、消防及医护人员紧密配合,成功挽救一名因工作压力意图轻生的青年,以高效协同的应急机制彰显基层治理温度。
闻警即动,应急单元上演“生死时速”
当日11时50分,白云湖街大冈联社治保会接到派出所紧急预警:辖内某建筑物楼顶有人意欲轻生。接到指令后,正在附近巡逻的最小应急单元队员李志康等4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3分钟内抵达现场。此时,一名青年男子已逼近天台护栏,情绪极度激动。
“我们分成两组行动,两人负责疏散围观群众、设置警戒线,我和另一名队员尝试沟通安抚。”李志康事后回忆。面对抗拒接近的轻生者,队员们迅速将现场情况同步至应急工作群,拍摄现场照片上传,为后方指挥提供决策依据。
科技赋能,亲情连线打开心结
12时15分,辖区民警携带移动警务终端抵达现场。通过远程人脸识别技术,迅速核实男子身份系某公司职员张某(化名)。民警立即联系其亲属,当电话那头传来母亲带着哭腔的呼唤时,原本僵持的局面出现转机。
“当时他听到母亲声音明显愣了一下。”李志康敏锐捕捉到这个关键瞬间,借递送手机的机会逐步靠近。在张某分神之际,他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一个飞身扑救将男子紧紧拽回。13时47分,在消防人员的专业配合下,张某被安全转移至地面。
生命至上,接力守护彰显人文关怀
此时张某已在烈日下暴晒近两小时,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应急队员全程搀扶护送,医护人员随即对其展开紧急救治。确认生命体征平稳后,民警将其带回派出所进行心理疏导,并联系公司负责人协助解决工作纠纷。据调查,张某因业务失误面临追责压力,产生极端念头。
机制创新,织密基层安全网络
白云湖街最小应急单元自成立以来,通过整合辖区治安联防、物业安保、志愿者等力量,构建“1分钟响应、3分钟到达、5分钟处置”的应急圈。大冈联社此次救援行动,正是该机制实战效能的生动体现。
“每个单元都是移动的安全堡垒。”白云湖街道最小应急单元负责人表示,目前全街已建成106个最小应急单元,配备对讲机、盾牌、急救包等标准化装备。接下来,白云湖街将继续强化“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定期联合派出所开展突发事件演练,提升队员们的应急处突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为构建平安、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