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邓林毅)怎样强化基层治理效能?如何把平安建设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近年来,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紧紧围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茂南目标,积极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织密网格治理之网,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网格化管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石。茂南区持续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全面优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整合资源将全区17个镇街划分为1515个网格,配备239名专职网格长、1540名网格员和1万多名信息员,依托“好心网格”管理平台,居民在小程序上报各类问题能得到快速处理,实现了网格全覆盖、管理无盲区。网格员承担着“巡、排、录、报、解”等多项职责,并倾听社情民意和提供便民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的“多面手”和“贴心管家”。各网格还成立了由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宣传、走访活动,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防控,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网格员入户了解民情及收集民意。通讯员供图
2024年,网格员共上报各类事件86930件,办结86921件,办结率99.98%,实现基层小事不出网,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化解矛盾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茂南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人员规范化、场地规范化、机制规范化、运转规范化升级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标准建设一厅四室,落实人员常驻、轮驻、入驻,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发挥“一体化指挥”作用,做到“一站式接收、全链条解决”,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整合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建立了多元调解专家库,为矛盾纠纷的化解提供专业支持。针对一些复杂疑难矛盾纠纷,由区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联合调处,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2024年,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539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8.8%。此外,区委政法委积极推动诉源治理,加强区人民法院与基层调解组织的对接,调解案件2180件,诉源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法治是平安建设的重要保障。茂南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法律咨询、法治文艺演出等形式,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2024年,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400场次,受益群众达9万余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13979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万多份。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在学校开设法治课程,配备法治副校长,定期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宣传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创建了羊角镇潭段村、公馆镇十万七村、镇盛镇博郡村、站前街道龙湖社区4个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
开展普法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讯员供图
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提升平安建设效能
政法队伍是平安建设的主力军。2024年,全区政法系统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推动全区社会大局持续保持稳定。全区政法系统获省级以上集体荣誉12次、个人荣誉11次,其中区法律援助处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立案同比下降29.81%、10.70%,破案率同比上升12.60%、101.10%,实现了“一降三升”目标,各项数据指标均为近五年最好成绩。
茂南区政法系统始终坚持把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警要求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深化政治教育和忠诚教育,举办政治轮训139场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23场次,专题培训班35次,“一把手”讲党课18场次,教育引导政法干警铸牢政治忠诚、勇担时代使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接下来,茂南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融入到“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体系建设,奋力推动全区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茂南、法治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