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池泽梅 通讯员 王一琳)近期,深圳市龙岗区以强化一线监督为抓手,深入推进涉企行政执法“多线合一”和“扫码入企”工作,交出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龙岗答卷”。
多线合一,在检查频次上做“减法”
今年2月,龙岗区出台《关于健全优化涉企行政执法“多线合一”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围绕涉企行政检查、联合执法模式、执法监督处理三方面提出12项创新务实举措,实现事前有计划、事中要联合、事后有监督,全流程、全链条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切实从源头大幅压降入企检查频次,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执法等问题,从制度创新上推动实现行政执法质效提升与企业活力增强的双赢双优。
行政执法现场。通讯员供图
事前计划——精准执法的“路线图”。建立科学规范的涉企行政检查标准,积极推广“非现场方式”开展检查工作,严格限定行政检查实施主体,以制度明确涉企行政执法相关要素,降低执法工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事中联合——协同执法的“指挥棒”。通过区委依法治区办统筹协调,形成执法合力,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避免盲目执法和重复检查,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事后监督——规范执法的“保障网”。通过联合区检察院、区政数局等多部门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投诉会商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推动执法监督与法律监督衔接,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据悉,自涉企行政执法“多线合一”机制运行以来,龙岗区已将3650家重点企业纳入“综合查一次”清单,全面清理公布涉企行政检查事项718项,梳理各行业领域减免责事项111项,指导各执法单位适用减免责清单办结案件44宗,预计全年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次数将减少约70%。
“码”上赋能,在强化监督上做“加法”
只有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企业才能安心经营、专心创业。为此,龙岗区将“扫码入企”与涉企行政执法“多线合一”工作深度融合,以“码”上行动最大程度为企业经营松绑减负,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据悉,执法监督码分为企业端、行政执法端和执法监督端,三者互联互通,为行政执法主体、市场商事主体和执法监督主体三者之间搭建起双向互动的桥梁,推动实现规范执法、便捷服务和高效监督的有机统一。
执法监督码系统执法端。通讯员供图
企业端“护企码”——企业权益的“守护盾”。通过此码,企业可查询历史检查信息,对行政执法部门入企不扫码、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行为进行投诉,规避不规范执法行为。
执法端“效能码”——执法质效的“提升器”。通过此码,执法部门可以发布检查计划,并设置检查次数提醒和预警功能,促进科学开展行政检查,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检查。
监督端“鹰眼码”——执法监督的“千里眼”。通过此码,执法监督部门可全面掌握涉企行政检查总体情况,针对性进行可视化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执法扰企问题。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有效市场“放得活”,有为政府“管得住”,营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监管氛围,方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发展动能。接下来,龙岗区司法局将紧密围绕中心工作,以法治为基,以服务为本,做企业最忠实、最耐心的长期陪伴者和坚实守护者,倾力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