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广州完善“六位一体”保护体系 交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治理温暖答卷 | 炎炎夏日不“毒”行!深圳宝安公安开展禁毒宣传系列活动 | 财税合规赋能  深圳前海护航企业跨境发展 | 首赛鸣枪  深圳公安立体安保护航平安 | 深圳华富街道:网格守护暖民心  应急救援显担当 | 千吨货物暗度陈仓,广州港航警方斩断“水老鼠”黑手! | 关于举办“双城双认证”国际调解(PCAM)能力提升法律公益课程的预告 | 广东省法学会举办粤港法学法律界赴江门调研交流活动 | 广州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张彤雁:织密水上治安防控网  守护羊城一方水域平安 | 深圳海山街道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活动 | 深圳东湖街道开展灾害信息员业务知识培训 | UP主注意!这样用BGM构成侵权 | 广东公安:“粤车南下”有望于年内落地实施 | 广东法院发出全国首份涉澳商事仲裁案件调查令 | 深圳前海检察院召开检律交流座谈会 | 广东惠州电动自行车新规正式实施 | 深圳坪山开展“法治助企行”活动  帮助企业筑牢跨境合规“防火墙” | 深圳市坪山区探索工贸企业“综合查一次”入选区级营商环境建设十大优秀案例 | 广州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吴伟立:扎根琶洲“数智城” 守护平安“贴心人” | 广东高院发布2024年度商事金融十大案例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政法集装箱 >   正文

广州完善“六位一体”保护体系 交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治理温暖答卷

摘要:7月4日上午,广州市委平安办举办广州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宣传月“穗育苗·广州答卷”媒体集中采访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宣讲分享等方式,向社会发布广州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的工作措施成效。

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广正发)7月4日上午,广州市委平安办举办广州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宣传月穗育苗·广州答卷媒体集中采访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宣讲分享等方式,向社会发布广州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的工作措施成效。

参观活动现场。吴思敏/摄

活动上,媒体记者实地参观了广州市妇联万事兴维权综合服务中心、羊城父母学堂。广州市妇联万事兴维权综合服务中心创新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为困难妇女及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帮扶等服务,中心以妇儿维权服务热线为服务载体,以“线下一站式,线上全链条,管理数字化”为服务模式,把维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羊城父母学堂充分利用各类资源,通过打造“家有传承”“家有情意”“家有书香”“家有宝贝”四大课程品牌,为广州家庭和儿童提供全面的家庭教育支持和服务。

宣讲环节,市委平安办和市法院、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增城区委平安办等单位聚焦“家校社”共育、“惩矫治”并举、“常长畅”发力等三个主题,分别介绍了广州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中的典型案例和工作举措

家校社”共育:独自发力到协同作战

六年级学生小蒋因长期缺乏父母陪伴,通过违纪行为求关注,引发班级同学联名投诉。该校法治副校长林警官定制法治教育+心理疏导+行为矫正方案,经历3个月的精心工作,捣蛋王逆袭为学习积极分子更促成其父母教育方式的转变该案例为校园问题学生转化提供了“法治副校长+家校联动”的创新范本。

近年来,广州注重通过“家校社”共育,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家庭保护方面,建成1个市级、11个区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177个镇街已建成157个家庭教育服务站。注重发挥司法机关对不依法履行监护责任人员的刚性约束作用,常态化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的监护人制发家庭教育指导令等法律文书。在学校保护方面,创新政法系统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法治副校长“1+2”工作机制,市、区政法单位60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60所偏远薄弱学校法治副校长,同时各配备1名公安民警担任治安副校长、1名“法检司”干警担任宣教法治副校长,全面履行法治副校长6项职责。在社会保护方面,健全四级联动机制,创新打造“排查—预警—会商—介入—反馈—监测”六步工作法,2万余名困境儿童实现“应保尽保”,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保持全国前列。建成全国首个以“女童保护”为主题的动画科技体验馆,打造全国首个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创新“穗育苗”品牌“每月一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将6月份确定为广州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宣传月。

惩矫治并举:从打击惩治到蜕变成长

13岁少女小张曾因打架斗殴、夜不归宿让家长老师束手无策。增城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立即启动“荔亮灯塔”机制:矫治阶段送其到专门学校戒除恶习,帮扶阶段配备专属导师助其复学,回归阶段引导其参与志愿服务。通过矫治帮助,如今的小张不仅性格开朗、体谅父母,还主动发起志愿活动5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公益小达人”。

近年来,广州注重“惩矫治”并举,既依法打击未成年犯罪,又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犯罪。在打击惩处方面,市公安局发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作用,严惩性侵和未成年人团伙作案的主惯犯,推动全市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全面下降。市检察院立足广府文化资源,构建“非遗式”帮教矫治体系,让罪错未成年人在行为偏差矫正过程中寻得谋生之道、实现社会回归。市法院在全省首创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修复性”审判模式,打造“司法+社会”协同保护机制。在干预矫治方面,新建成一所专门学校——广州启新学校并招生,目前可满足300名学生入学需求;打造“荔亮灯塔”工作站等“一区一特色”干预矫治阵地,成功教育挽救一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走上正途。在综合治理方面,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常态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清查涉未成年人重点场所,防治屏障进一步筑牢。

常长畅发力:从个案救助到系统护航

家住白云区的小云,因父母忙于生计,长期缺乏学习辅导资源和有效陪伴,学业一度陷入困境,30分的考试成绩让她总是闷闷不乐。所幸社区内的“惠童筑梦空间”项目为她提供了一对一的帮教助学和综合能力提升服务,在儿童主任、志愿者和社工的悉心帮助下,以及在“惠童筑梦空间”孩子们的相互陪伴中,小云的学习状态显著改善,成绩稳步提升到了60分。

近年来,广州注重“常长畅”发力,用制度刚性护航未成年人成长。在抓常态方面,充分发挥镇街综治中心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的阵地作用,将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列入综治中心日常工作,加强对未成年人开展常态关爱教育。2024年,全市未保站开展“一站一品牌”服务2300余场,服务超14余万人次。在抓长效方面,出台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推出常态化制度机制67项,推动形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制度化成果。在抓畅通方面,全面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形成“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持续提升”的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闭环治理机制,全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据介绍,接下来,广州将始终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犯罪作为民生工程核心任务,不断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司法、政府“六位一体”的保护体系,在政策上充分落实、在服务上充分供给、在安全上充分保障,用心用情呵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