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李凯敏 通讯员 唐金发)为践行“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下称“综治中心”)统筹、联动、实质化解的工作机制,高效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疑难杂症”,广东省东莞市谢岗镇平安法治办四大举措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强化“统筹”职能,构建“1+6+N”强大部门协调机制,为平安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规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体系,强化综治中心的统筹职能,深度融合平安法治办、公安分局、司法分局、人社分局、网格中心等部门的力量,同时充分发挥平安建设促进会、“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站、志愿者协会、义警等其他综合治理力量的作用,形成“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依法维护社会稳定。
构建“前哨”站点,增强矛盾纠纷排查、研判职能,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强化人社、网格、信访、村(社区)等纵向、横向的矛盾纠纷排查“前哨”站点,及时排查,报送相关矛盾纠纷隐患,形成强大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系统,互通信息,及时由综治中心组织相关部门研判、分析、汇总有关矛盾纠纷隐患,同时对于重大疑难案件或者群体性案件,提前介入,形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做到从早从小处置,及时消除不稳定的隐患。今年1至8月通过“前哨”站点排查矛盾纠纷125起,化解125起。
深化“联动”机制,提升“1+6+N”快速响应能力,及时介入矛盾纠纷的化解。“联动”快速响应机制,是“1+6+N”基础治理的关键,为此,针对邻里纠纷、劳资争议、物业矛盾、家庭矛盾等不同性质的个案,镇平安法治办会第一时间启动“联动响应触发机制”——通过即时召开碰头会研判案件核心诉求、潜在风险与处置难点,迅速根据案件属性协调对应职能部门及“N”类社会力量,组建“一案一专班”或专项调解工作组。同时,各成员单位既“各司其职”推进专项任务,又通过“每日一碰头、每周一汇总”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无缝协作”,坚决避免因职责交叉或信息壁垒导致的处置延误。
推动矛盾“实质化解”,打造基层社会治理“防火墙”。矛盾纠纷的“实质化解”是“1+6+N”体系的“核心”要义,为此综治中心所有工作都紧紧围绕“实质化解”这一核心要义展开,一方面是深化源头治理,溯源矛盾纠纷的起因,着力从源头着手,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为矛盾双方或者多方分析利弊;另一方面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个人调解室等调解机构的职能,发挥多元化解机制,充分运用情理、法理、村规民约、公序良俗等多维度发力,推动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构建平安建设“防火墙”。
由于措施得力,谢岗镇综治中心今年1月至8月共受理各类案件298宗,化解293宗,化解率98.3%,其中疑难复杂案件和群体性纠纷案25宗,如3月份发挥多元化解机制,运用司法确认制度成功化解谢岗某科技公司房屋租赁纠纷;5月份化解谢岗某劳务派遣公司马某非因工死亡案;6月份化解谢岗某眼镜公司400多名员工集体欠薪案;8月份化解安徽某物流公司货运司机黄某溺亡案等,这一系列案件的调处,充分体现谢岗镇“1+6+N”机制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了“稳压器”和“解压阀”的作用,也是践行“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