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黄援媛 通讯员 周小琪)开学季的广东普宁站,人流如织,莘莘学子背负行囊奔赴前程,空气中洋溢着忙碌与期待。然而,一名旅客却面色焦急——进站时自己的行李箱不慎被他人错拿,箱内装有价值万余元的和田玉、金项链等贵重物品,还有诸多贴身用品。一念之差,千金之失,他立即向派出所民警求助。
这一刻,考验的不仅是应急效率,更是基层公安群众工作的温度与智慧。普宁站派出所民警迅速响应,一边耐心安抚旅客情绪,一边细致开展视频排查和信息沟通,很快锁定另一位已抵达珠海的旅客。
由于双方行李箱外观相似,对方起初并未察觉误拿。民警没有简单指令,而是主动充当“沟通桥”,耐心协调解释,最终促成两位旅客达成互信互助:通过快递稳妥交换行李,实现“千里物归原主”,失主对民警的工作表示感谢。全程无争议、无纠纷,真正践行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精神。
一桩行李“错位”的风波,在民警以心暖心、情法交融的实践中圆满化解。普宁站派出所借此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厚内涵——不止于纠纷调解,更在于心的联通、情的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