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2025华语律师大会在深圳前海启动 | 深圳少年警营深化教官体系建设,携手金融行业打造青少年金融素养教育新阵地 | 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 | 从对立到共赢:广东汕头打造“积怨村”治理“潮南样本” | 15分钟!广东中山板芙交警护送临盆孕妇入院 | 深圳南山:网格员巡查显担当  火速处置火情守护社区平安 | 广东新兴县法学会稔村镇基层服务站高效化解一宗劳务纠纷案 | 向前向海向未来!《前海方案》引领四载  深圳前海交出高质量发展亮眼答卷 | 未成年人玩游戏充值的钱能退吗? | “调”出和谐,“解”出满意:深圳坪山法院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 | 深圳罗湖探索实践“楼栋微治理”模式  助推“睦邻友好”社区建设 | 深圳坪山司法局:探索“3S”立体摸排模式,筑牢社矫安全防线​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开展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 | 广州法院近五年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2.78万件 |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开展“民法典宣讲乡村行”活动 | 广东省惠州市法学会举办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暨“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 | 广州市公安局警务教学人才曾令旺:从实战尖兵到教官标杆的淬炼之路 | 广州市公安局警务教学人才李宇彬:从办案能手到育警名师 | “护航高质量发展 坪山政法在行动”媒体采风活动正式启动 | 广州白云同和街成功化解一起历时两年欠薪积案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政法集装箱 >   正文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人民调解员深耕基层“善治田” 筑牢多元共治“平安基”

摘要: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构建多元共治、源头化解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目标,将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通过织密网络、创新机制、建强队伍、培育品牌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民主与法制网讯(李凯敏 通讯员 何慧英)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构建多元共治、源头化解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目标,将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通过织密网络、创新机制、建强队伍、培育品牌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织密组织网络  建强人民调解“桥头堡”

常平镇积极构建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所调解室为坚实基础,企业、行业性及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有效补充的多层次、宽领域调解网络体系,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人民调解员队伍。目前,全镇已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43个,配备调解员423名,并设立4个驻派出所调解工作室、3家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以及翔龙天地广场商住一体非诉纠纷化解中心、工商业联合会多元化解中心等多个矛盾纠纷调处平台。

调解工作现场。通讯员供图

同时大力推动各调解组织全面接入镇综治中心,建立统一指挥调度平台,有效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全镇调解力量“一盘棋”管理和高效协同作战。近一年来,常平各人民调解组织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9360宗,涉及金额约8198万元,切实筑牢了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赋能增效机制  激活人民调解“新动能”

围绕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常平镇系统推动机制创新,持续为调解工作注入新动能。在劳动领域,健全劳资纠纷快响快处机制,建立贯穿“源头防范、快速响应、就地化解”的全链条处理工作机制,实施风险分级与分类处置,设定重大纠纷“预警线”,打造“调解+法援+执行”闭环管理体系,形成劳资纠纷化解的“常平样本”。在婚姻家事领域,实施驻所矛盾纠纷信息闭环管理,每周汇总婚姻情感、家庭教育等易激化纠纷信息,开展“复盘式”回访和风险分级,及时推送妇联等部门联动处置,实现纠纷全程闭环管理。

工作人员“复盘式”回访。通讯员供图

在小微纠纷领域,积极探索“调解+网格”融合新路径,建立“3+N”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构建“排查—调解—回访”全链条工作体系,既补齐了“发现端”短板,也压实了村级调解属地责任。机制运行以来,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近5000宗,“网格+调解”成效显著。

强化队伍培育  把好人民调解“质效关”

常平镇积极搭建常态化能力提升平台,紧贴矛盾纠纷形势变化,通过“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定期举办各类主题培训,全面增强调解员的知识储备,着力培养精通多领域调解技巧的“多面手”。

培训现场。通讯员供图

今年4月,常平司法分局联合常平法庭、镇妇联创新开展人民调解员“实战练兵提能进阶”轮岗实训活动,以需求为导向分批次组织近50名人民调解员到常平法庭进行脱产轮岗实训,全流程参与法院调解、诉讼工作,切实增强法律素养、提升调解技巧、规范工作流程,形成“理论学习+实战演练+经验共享”的立体化培养机制。截至目前,轮岗实训活动已开展6期,参训调解员共成功调解纠纷135宗,制作调解、法律文书150余份,复杂疑难纠纷化解能力显著增强,其中,成功化解了包括一宗争议长达10年的家庭继承纠纷在内的多个“硬骨头”案件。

强化品牌效应  打造社会治理“N力量”

为进一步激活基层调解动能,常平镇注重优质调解资源的挖掘与培育,着力打造调解能手队伍,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规范一个”的原则,先后设立三家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通过健全工作室与属事部门的常态化联动机制,有效形成“资源融合、信息共享、力量联动、矛盾联调”的大调解工作新格局。其中,老冯调解工作室聚焦常平社会治理突出问题,以物业领域为切入点,积极整合法律与调解专业资源,系统破解物业纠纷中的难点堵点,成功打造出口碑好、专业性强的纠纷化解平台。自2024年成立以来,该工作室累计成功化解纠纷70余宗,切实充当了社会治理的“N力量”。

工作人员介绍老冯调解工作室。通讯员供图

接下来,常平镇将继续深化“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调解资源、优化联动机制、提升队伍专业能力,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常平、法治常平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