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前方高能!一群退休老法官正在“整活儿” | 深圳公安“空中哨兵”护航十五运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网格员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 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携手市司法局强戒一所共筑特殊人群回归之路 | 首届湾区法治文化艺术巡礼暨湾区新时代法治文艺“三进”演出在深圳龙岗举办专场活动 | 深圳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深圳罗湖社会工作先锋学堂首期“圆桌派”点燃专业发展新引擎 | 深圳南山:以赛促训锻造高素质网格员队伍,三大体系构建基层治理人才新高地 |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粤心安”构建社会心理服务法治屏障 | 广东中山:检护食药安全  托起“幸福夕阳” | 深圳龙岗: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厚植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鲜明底色 | 深圳福海街道网格员迅速处置露天焚烧 | 深圳福海网格员:精准引导  打通“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 | 第三届深圳市调解员技能大赛落幕!闭环砺精兵,标准赋能基层治理 | 深圳龙岗开展法律援助专题培训  筑牢未成年人法治防线 | 深圳蛇口街道“网格员+楼栋长”服务日:法治护航暖重阳  基层治理润民心 | 深圳盐田网格:“小网格”推动“大治理” | 深圳黄贝街道:重阳护银龄  反邪普法筑平安 | 深圳华强北街道开展网格化专项行动  筑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网” | 深圳市龙华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持续守护居民“心”健康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政法集装箱 >   正文

【深圳坪山政法采风行】深圳坪山社会工作部:激活民生诉求平台前端治理效能  筑牢基层矛盾风险化解防线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池泽梅 □任琪琪 通讯员 蔡舒雅今年以来,深圳市坪山区社会工作部牢牢锚定全区“综治中心建设年”重点任务,积极参与高标推进全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控总量、提质量、增时效、提满意度”四大目标,高效实现民生诉求系统与综治中心系统数据对接和系统集成,始终保持高效响应、精准解决、持续优化工作势头,狠抓民生诉求实质办理,走出了一条民生诉求平台前端矛盾风险化解的坪山路径。全区民生诉求量持续下降,管控成效位居全市前列。

下好“可防可控”先手棋,让诉求治理“防患于未然”

民生诉求治理,与其“被动接招”,不如“主动设防”。坪山区将“可防可控”理念贯穿始终,推动治理重心从“事后应对”转向“事前预防”,实现原有热点问题“软着陆”、新诉求“控爆发”,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以主动干预织密“防护网”,把问题解决在“小事”阶段。“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是坪山区诉求治理的核心动作。针对小区治理、物业纠纷等易引发集中诉求的领域,坪山区通过大数据分析诉求趋势、社区网格员常态化入户排查,在问题刚露苗头时就启动干预,避免小摩擦升级为大矛盾。针对已发生的同类诉求,坪山区不局限于“个案解决”,而是深入剖析根源,推动职能部门完善政策、健全长效机制。比如,市民反映的电线老化下垂问题,因涉及多家运营商且存在无主电线,曾出现处置衔接不畅。坪山区迅速组织座谈会,明确“并行处置、分域回复”机制,无主电线则按运营商市场份额实行轮值兜底,不仅解决了眼前问题,更从制度上避免了“同类问题反复出现”的循环。针对历史遗留的“硬骨头”问题,坪山区组建跨部门专班,通过分步推进、动态调整的方式精准施策,坚决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用靶向发力破解治理难题。

以成效导向追求“事心双解”,让治理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坪山区把“诉求解决到位、思想引导到位、社会效益达标”作为评价标准,定期复盘防范举措与实施结果,细致排查“人员响应”与“措施落地”层面的薄弱环节。对能解决的问题立行立改、绝不拖延;暂不能解决的,做好政策解读与情绪疏导,力争每一件诉求都实现“问题化解、人心理顺”,让治理成果经得起群众与时间的检验。

织密“系统推进”一张网,让诉求处置“高效又贴心”

民生诉求涉及领域广、关联部门多,单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难见成效。坪山区以“系统推进”理念为指引,统筹资源、整合力量,打破部门与层级壁垒,构建起多方联动的治理格局,让民生服务既有响应速度,更有解决精度。

机制筑基,用全链条闭环兜住民生底线。坪山区搭建起“监测预警主动干预办理处置跟踪问效”的全流程工作体系,就像为诉求处置配了“全链条管家”,从问题萌芽的源头防范,到处置后的成效优化,每个环节都责任明晰、衔接顺畅。同时明确“三个到位一个处理”核心原则:群众合理的诉求高效办、办到位;群众合理的诉求高效办、办到位;即便诉求不合规,也耐心做好引导解释;遇到困难群众主动上前帮扶;若有违法行为则依法处置。环环相扣的规范流程,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成为常态。

协同发力,用多维度联动激活治理效能。“区街联动”打破层级隔阂,推动治理力量与问题层级、领域精准匹配,实现“问题在哪,资源就往哪倾斜”,避免基层陷入“单打独斗”的困境。“信息联动”则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遇到跨领域、复杂型诉求,各部门不再“各管一摊”,而是共享信息、同步研判,通过联合分析找准问题症结,用扎实的数据支撑精准施策。比如,市民反馈某处井盖被压松垮,车辆经过时持续发出异响,影响通行体验且存在安全隐患。诉求提交后,区水务部门迅速响应核实情况,第一时间督促排水设施运维单位到场排查;交轨中心同步联动,要求负责该区域施工的单位限期落实修复工作。通过协同联动,解决了异响问题,生动展现了联动治理的高效与精准。

守好“安全稳定”防护线,让诉求处置“既合规又暖心”

民生诉求处置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稍有疏漏就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坪山区始终抱着“一失万无”的警醒,既坚守依法依规的底线,又怀揣为民服务的温度,确保诉求妥善处置。

多维联动筑牢预警屏障,把风险拦在“萌芽前”。网信、信访、政数等部门携手建强联合预警机制,延伸舆情发现触角,通过动态监测、实时预警、分类处置的无缝衔接,精准捕捉各类民生相关信息苗头。公安部门充分发挥“派出所所长兼任街道党工委委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的优势,以“便民微信”为纽带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日常走访中主动倾听诉求、解决急难,一旦察觉矛盾纠纷苗头,便第一时间介入疏导。各部门还常态化开展潜在问题排查,形成“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风险防控闭环。

法理相融破解民生难题,让处置有温度也有尺度。坪山区始终秉持“法理为基、温情为桥”的处置理念,坚决避免简单粗暴处理引发新矛盾: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拖延,需跨部门协调的主动牵头联动,暂时有难度的耐心做好解释,用柔性方式化解刚性问题。比如,有市民来电求助,其作为某处商铺经营者,因对物业费收费标准存疑未付清费用,物业提出要采取断电措施,他担心自身权益受损,急切询问该行为是否合法。责任单位接到诉求后,立即对照《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相关条款开展核查,要求物业不得对物业专有部分采取未经业主授权的停水、停电、停气等措施并现场督促物业要加强与商铺业主、租户的沟通协商积极协调配合解决相关费用纠纷。同时,考虑到双方存在沟通隔阂,还协调社区律师为市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协助梳理权利义务关系,市民专门致电表示感谢。在统筹纠偏上,坪山区通过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专业人士等参与“每周一评”,以多元视角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指出办理过程中的不足,倒逼民生诉求办理质效持续提升。每一次评议、每一轮整改,都紧扣“群众满意”核心,让每一件诉求处置都既合情理又合法度,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下一步,坪山区将持续运用控制论、系统论、重点论、底线论“四论”思维,以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把群众诉求转化为民生“满意答卷”,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民生诉求质效提升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