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前方高能!一群退休老法官正在“整活儿” | 深圳公安“空中哨兵”护航十五运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网格员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 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携手市司法局强戒一所共筑特殊人群回归之路 | 首届湾区法治文化艺术巡礼暨湾区新时代法治文艺“三进”演出在深圳龙岗举办专场活动 | 深圳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深圳罗湖社会工作先锋学堂首期“圆桌派”点燃专业发展新引擎 | 深圳南山:以赛促训锻造高素质网格员队伍,三大体系构建基层治理人才新高地 |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粤心安”构建社会心理服务法治屏障 | 广东中山:检护食药安全  托起“幸福夕阳” | 深圳龙岗: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厚植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鲜明底色 | 深圳福海街道网格员迅速处置露天焚烧 | 深圳福海网格员:精准引导  打通“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 | 第三届深圳市调解员技能大赛落幕!闭环砺精兵,标准赋能基层治理 | 深圳龙岗开展法律援助专题培训  筑牢未成年人法治防线 | 深圳蛇口街道“网格员+楼栋长”服务日:法治护航暖重阳  基层治理润民心 | 深圳盐田网格:“小网格”推动“大治理” | 深圳黄贝街道:重阳护银龄  反邪普法筑平安 | 深圳华强北街道开展网格化专项行动  筑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网” | 深圳市龙华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持续守护居民“心”健康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政法集装箱 >   正文

广东东莞义警:聚民力筑平安  绘就超大城市治理新“枫景”

摘要: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口交警铁骑开道、家长教师义警引路,为学童辟出安全通道;商圈景区内,民警与义警联袂巡逻,织就流动安全防线;出租屋街巷间,义警随民警走家串户,把反诈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在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广东省东莞市,31.1万名配备反光背心、肩灯、哨子“三件套”的义警,正以“民力补警力”的实践,筑牢这座超大城市的平安基石。

民主与法制网讯(李凯敏 通讯员 东政宣)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口交警铁骑开道、家长教师义警引路,为学童辟出安全通道;商圈景区内,民警与义警联袂巡逻,织就流动安全防线;出租屋街巷间,义警随民警走家串户,把反诈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在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广东省东莞市,31.1万名配备反光背心、肩灯、哨子“三件套”的义警,正以“民力补警力”的实践,筑牢这座超大城市的平安基石。

面对超大规模城市治理挑战,东莞公安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义警队伍组织化、规范化发展。2021年至今,全市义警累计参与处置违法案件903次、突发险情413起,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平安合伙人”。

激活民力  多方携手守护求学路

莞城英文实验学校东门,居民小区出口与三岔路口交汇,早晚高峰人流车流交织,曾是校园安全的“堵点”。如今,这里有了20余人的“警家校”联合执勤队,为学生出行筑起“防护网”。

“成立家长及教师义警队伍,不仅为校园安全管理上了一把‘安心锁’,也是对‘警家校’联防共建体系的有益探索与实践。”东莞市莞城英文实验学校教育服务中心主任张汉英介绍道,在“警家校”模式下,多方护航孩子们的上下学安全。

“我们早上7点到岗,帮小朋友拉车门,牵着他们走人行道,确保安全入校。”家长义警李吉妹说,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义警队伍从不缺席“护学岗”。“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为让义警“能干事、干成事”,东莞市公安局莞城分局步步高派出所不仅开展岗前培训,还定期组织应急处突演练。“学生间有矛盾,义警先调解,把纠纷化解在萌芽。”该所副所长、兴塘社区警务室警长胡文厚介绍。

“义警队伍带来三重变化:家长以身作则,对孩子形成正向引导,传递榜样的力量;家校间的纽带得以强化,家长对学校的认同度提高;强化‘警家校’协同机制,学校与社区、公安建立起更加高效的响应机制。”副校长唐乐的感慨,道出了“警家校”联防的价值。

刚柔并济  筑牢平安守护“最前线”

“歹徒持械闯商场!”东莞海德汇一城商圈外,一场实战化应急训练骤然打响——铁骑封控、义警持钢叉合围、民警用盾牌逼停,数分钟内“险情”化解。

南城作为东莞四大商圈的聚集地,覆盖面积广,日均客流量达6万到8万人次,仅凭商场内保安难以覆盖所有区域。2021年组建的“先莞队”义警队伍成了关键力量。

目前,南城义警建立起321个最小应急单元,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违法案件80余宗,化解矛盾纠纷40余宗。

“我们以‘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专业处置’为目标,不定期拉动训练。”东莞市公安局南城分局新城派出所警长刘柱荣说,400余台公网对讲机让义警与警方实时联动。

新城派出所民警对义警队伍进行岗前培训。通讯员供图

钢叉盾牌之外,还有“让爱回家”志愿者协会的“温暖防线”。自2021年加入义警体系,该协会从“凭热情救助”转向“系统化运作”。

2024年,协会与南城公安合力帮扶离乡7年的四川流浪老人,助其补办好身份证、重拾精神力量,最终护送返家。“有了警方支撑,救助更专业、更长效。”协会城区分会会长张锦荣说。

制度赋能  激活基层治理“邻”细胞

傍晚,塘厦镇“木棉花义警队”队员王俊玲下班即上岗,带着反诈资料走进社区。作为“楼栋长”,她管理着50间出租屋,是14.2万塘厦外来人口的“贴心人”——租客忘关门窗,她帮忙照料;邻里有矛盾,她出面调解,租客们都亲切地叫她“玲姐”。

2020年,塘厦林村警务室组建“木棉花义警队”,将出租屋管理员、志愿者等纳入义警体系,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守护邻里安全。“我们配齐‘三件套’和对讲机,让义警有装备、能联动。”林村派出所警长李锋威说,在义警协助下,辖区治安持续向好。

“木棉花义警队”开展反诈宣传。通讯员供图

为激发义警服务热情,东莞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每半年举办全市表彰大会,嘉奖优秀个人与组织,迄今已累计表彰优秀义警1176人次、优秀义警组织503个;同步开辟专属绿色通道,覆盖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并联动236家餐饮商超提供专属消费优惠,以城市礼遇回馈义警奉献。目前,“东莞义警”各镇街已建成“义警”协会,“义警”有了“娘家”,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警力有限,民力无限。东莞义警的实践,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写照——当“义警绿”与“警服蓝”并肩,这座超大城市的治理密码愈发清晰:以共治聚合力,以民力护久安。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