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前方高能!一群退休老法官正在“整活儿” | 深圳公安“空中哨兵”护航十五运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网格员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 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携手市司法局强戒一所共筑特殊人群回归之路 | 首届湾区法治文化艺术巡礼暨湾区新时代法治文艺“三进”演出在深圳龙岗举办专场活动 | 深圳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深圳罗湖社会工作先锋学堂首期“圆桌派”点燃专业发展新引擎 | 深圳南山:以赛促训锻造高素质网格员队伍,三大体系构建基层治理人才新高地 |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粤心安”构建社会心理服务法治屏障 | 广东中山:检护食药安全  托起“幸福夕阳” | 深圳龙岗: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厚植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鲜明底色 | 深圳福海街道网格员迅速处置露天焚烧 | 深圳福海网格员:精准引导  打通“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 | 第三届深圳市调解员技能大赛落幕!闭环砺精兵,标准赋能基层治理 | 深圳龙岗开展法律援助专题培训  筑牢未成年人法治防线 | 深圳蛇口街道“网格员+楼栋长”服务日:法治护航暖重阳  基层治理润民心 | 深圳盐田网格:“小网格”推动“大治理” | 深圳黄贝街道:重阳护银龄  反邪普法筑平安 | 深圳华强北街道开展网格化专项行动  筑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网” | 深圳市龙华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持续守护居民“心”健康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政法集装箱 >   正文

广东东莞“平安鼎”三连冠背后的治理密码

摘要:近日,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长安镇分别捧回广东省“一星平安鼎”“平安鼎”,实现东莞市、镇两级获颁“平安鼎”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此外,东莞3个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获表彰。

民主与法制网讯(李凯敏 通讯员 东政宣)近日,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长安镇分别捧回广东省“一星平安鼎”“平安鼎”,实现东莞市、镇两级获颁“平安鼎”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此外,东莞3个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获表彰。

  近年来,东莞全力提升平安建设水平,将平安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推进全市“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一个理念  服务前移化解矛盾纠纷

  从讨薪到拿到工资只用半天,这是综治中心设在工业园区带来的便利。

  8月底的一天,一名女员工来到长安镇综治中心振安科技园工作站,反映科技园某企业答应给她的1万余元工资还未打到卡上。科技园总经理文润茂立即给女子所在企业的厂长打电话。随后,这名女子收到了她应得的工资。

  文润茂说:“围绕劳资纠纷等关键领域,我们统筹部门资源,提供高效、便捷的调解服务,确保‘小事不出园、大事不出镇’。”

法官进驻幸福小区治理中心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通讯员供图

  茶山镇平安法治办公室主任钟德辉介绍,为服务企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茶山镇建立了“前哨后盾”机制,让劳动监察员长期驻守村级基层一线,将企业服务和劳动监察窗口前移,并通过建立劳动争议协同处置机制,让纠纷化解更及时、更有效。

  茶山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分局副局长方旭初介绍,今年以来,茶山镇辖区劳资纠纷整体数量下降了16.29%,劳资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一个“中枢神经” 打造办事维权“一站式”服务平台

  下沉基层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的背后,源于东莞进一步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推动市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在东莞各镇街,标配的综治中心成为平安建设的“神经中枢”。公安、司法、信访、人社等部门都入驻其中办公,实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

  长安镇打造镇—社区—工业园综治中心“三级”阵地,组建专门调解、专职调解、公共调解、群众调解“四支”队伍,把社会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防范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前端。

基层劳动监察员在联系点接访。通讯员供图

  长安镇平安法治办公室主任邓键光介绍,目前全镇已建成1个镇级、13个社区级、3个工业园区级综治中心,并实施综治中心“视联工程”。2024年,长安镇综治中心两级平台共受理案件975宗,调处961宗,调解率达98.56%。

  茶山镇则聚焦家事情感纠纷,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成立“容·融家事驿站”,组建由法官、妇联干部、人民调解员等各领域深度融合的多元调解队伍。驿站运行以来,受理各类家事矛盾纠纷100余起,并全部妥善化解。

  近年来,东莞进一步建强基层社会治理“主阵地”,市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全市33个镇街(园区)综治中心按照“一站式”要求优化运作架构,全市95%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一个共同目标  多元参与激发平安建设活力

  每到傍晚7点,长安镇的街头巷尾便会出现一群身穿蓝色马甲、手持电筒的巡逻者——这是由“平安使者”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利用日常碎片化时间参与群防群治。

“平安使者”志愿者开展“守望夜巡”。通讯员供图

  2024年,“平安使者”开展“守望夜巡”721场,发现并现场处理隐患信息1000余条。

  “东莞义警”是另一支重要力量。这支队伍包括保安员、物业人员、商铺店主等,已组建336支“先莞队”最小应急单元。

长安镇不断加强“平安文化”建设,通过体验式宣传推动社会各方参与“平安长安”建设。目前,全镇已培育“平安企业”350家,建设“平安出租屋”3959栋,覆盖租客约20万人。

  茶山镇以“共治”为核心,探索打造“友商量”小区治理微阵地,培育“东莞义警”“党员楼栋长”“红凳子议事会”等社会治理品牌,引导市民通过“智网人人拍”等渠道参与社会治理。

  平安建设,关键在人。东莞发动“东莞义警”“兼职网格员”以及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参与巡逻、反诈宣传。一位纵身救人的外卖小哥成为城市英雄,“莞香花”“白玉兰”等社会组织发挥桥梁作用,医疗、金融、劳动等领域成立专业调解委员会……千万人口的家园意识被激发。

  “在东莞,大家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平安建设,享受平安建设带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东莞义警张锦荣说。从市到镇,再从区到企业,东莞用一个个具体行动筑起了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