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前方高能!一群退休老法官正在“整活儿” | 深圳公安“空中哨兵”护航十五运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网格员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 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携手市司法局强戒一所共筑特殊人群回归之路 | 首届湾区法治文化艺术巡礼暨湾区新时代法治文艺“三进”演出在深圳龙岗举办专场活动 | 深圳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深圳罗湖社会工作先锋学堂首期“圆桌派”点燃专业发展新引擎 | 深圳南山:以赛促训锻造高素质网格员队伍,三大体系构建基层治理人才新高地 |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粤心安”构建社会心理服务法治屏障 | 广东中山:检护食药安全  托起“幸福夕阳” | 深圳龙岗: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厚植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鲜明底色 | 深圳福海街道网格员迅速处置露天焚烧 | 深圳福海网格员:精准引导  打通“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 | 第三届深圳市调解员技能大赛落幕!闭环砺精兵,标准赋能基层治理 | 深圳龙岗开展法律援助专题培训  筑牢未成年人法治防线 | 深圳蛇口街道“网格员+楼栋长”服务日:法治护航暖重阳  基层治理润民心 | 深圳盐田网格:“小网格”推动“大治理” | 深圳黄贝街道:重阳护银龄  反邪普法筑平安 | 深圳华强北街道开展网格化专项行动  筑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网” | 深圳市龙华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持续守护居民“心”健康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政法集装箱 >   正文

深圳公安“空中哨兵”护航十五运

摘要:深秋的深圳,热浪稍褪。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在即,这座“无人机之都”正以另一种方式展现科技与平安的深度融合,由警用无人机、智能机巢及专业飞手组成的“空中哨兵”悄然就位。从城市主干道到赛事场馆,从高速公路到口岸商圈,深圳公安以“快速响应”“精准覆盖”“全力以赴”的姿态织就一张“空中防护网”,为十五运会筑牢安全屏障。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池泽梅)深秋的深圳,热浪稍褪。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在即,这座“无人机之都”正以另一种方式展现科技与平安的深度融合,由警用无人机、智能机巢及专业飞手组成的“空中”悄然就位。从城市主干道到赛事场馆,从高速公路到口岸商圈,深圳公安以“快速响应”“精准覆盖”“全力以赴”的姿态织就一张“空中防护网”,为十五运会筑牢安全屏障。

硬核装备筑基  “单点突破”到“集群作战”

在深圳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的指挥中心,一块巨大的电子屏上,数百条线路正依托城市脉络展现出来,一架架正在执行空中巡逻任务的警用无人机,正化身成屏幕上快速移动的光点,穿梭在城市上空,这就是深圳公安组建的“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以下简称“平台”)。

民警开展警用无人机操控训练深圳公安供图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低空经济的城市,深圳早在几年前便前瞻布局警用无人机体系,而此次护航十五运会,更推动安保装备与能力实现“双跃升”。依托“平台”的强大算力支撑,警用无人机搭载的智能识别系统已实现多场景、多维度智能感知。在日常巡逻中,它能高效完成交通领域的车牌识别、感知,公共安全领域密集度分析等,让空中巡逻从“看得见”升级为“看得懂、辨得清”。

以深圳交警为例。“我们不仅追求‘数量够’,更要‘能力强’。”深圳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科技大队副大队长何兆亨介绍,我们的无人机警务平台可整合各交管大队的无人机飞控数据,可视化展示无人机飞行状态、任务进度实时监测。此外,中大型无人机可在中雨、六级风等恶劣天气下作业,配合“机巢+灯杆”的创新部署模式,以及城市“最快双腿”——交警铁骑,可及时应对和处置各类道路交通突发情况。

“人”与“机”的高效协同。经过研发飞行操纵、安全管理等系列课程的淬炼,如今,深圳公安已建成一支由无人机和持证飞手组成的“空中尖兵”队伍。针对十五运场馆周边状况,无人机能以“空地协同”模式快速响应,第一时间锁定核心区域,将现场画面实时推送至指挥中心,助力安保力量精准布控,实现突发警情秒级响应。深圳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庞文辉表示:“我们不仅培养‘飞手’,更锻造‘战斗员’,力争每台警用无人机都能在实战中发挥出最大效能。”

多维实战应用  “空中鹰眼”到“治理中枢”

“深圳交警提醒您,骑行电动自行车请戴好头盔,请勿在机动车道行驶……”10月28日,在南头古城地铁站附近的路口,温馨提示音自一架空中盘旋的警用无人机传来,这是深圳交警在开展“链路式”盘查。行动中,交警出动多架无人机,通过无人机高空喊话+抓拍取证,引导电动车骑行人安全文明行驶,精准捕捉违法行为,保存证据,与地面警力高效联动。

交警利用警用无人机掌握路况,疏导交通深圳公安供图

结合工作实际,深圳交警围绕“规模化、实战化、勤务化”三大目标,创新应用无人机技术,构建覆盖高速公路巡查、空中执法、事故处置及文明劝导等四大类12个应用场景,推动交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数据显示,目前,交警无人机通过“普粤英”三语劝导系统覆盖70余个重点交通区域,交通违法大幅下降,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

“警用无人机相当于一个可移动的电子警察。”何兆亨表示,“以前查违停靠‘人海战术’,现在通过无人机可以按照规划航线,标定车、调整角度,完成整个执法流程。还可以依托‘无人机警务平台’,先行发送温馨提醒短信,将柔性执法与精准治理结合,执法效能大幅提升。”

警用无人机构建的“空中生命通道”为事故处置按下了“加速键”。在深圳坪山,一套“5分钟事故圈”机制因无人机落地:道路交通事故发生5分钟内,无人机即可抵达现场,通过AI智能识别自动生成现场图,替代传统人工丈量,现场绘图时间大幅缩短。“此前,南光高速一位迷路老人误入高速,无人机发现并喊话引导,同时通知交警铁骑迅速赶到,及时保障了老人的生命安全。”何兆亨介绍道。

机制创新破题  “单兵作战”到“生态协同”

警用无人机的高效运转,背后是一套“科技+制度”的深层变革。深圳公安打破惯性思维,将无人机嵌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探索出可供参考的“深圳经验”。

在位于深圳龙岗的大运中心,一架警用无人机自附近的楼顶机巢中缓缓升空,按照既定巡线开展高空巡逻。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十五运安保工作专班成员彭伟介绍,警用无人机快速机动、可第一时间到达事件现场,从空中提供全景视角,辅助现场指挥处置。同时,无人机还可搭载喊话器、红外射线、抓捕网枪等,可在警力到达前,先行开展应急处置。依托机巢部署,1套机巢便可覆盖5平方公里,可完全覆盖大运中心范围,既可24小时全自动巡逻,也可指点快速飞行,摆脱对专业飞手的依赖。

此外,无人机还是“大型活动管家”,可实现从“清场”到“疏导”全周期保障。十五运会期间,场馆周边人流管控是关键。深圳交警创新“333制”技战法:3人3机分层巡航——低空喊话劝离赖停车辆,中空扫描道路拥堵,高空回传全局态势。“在此前举办的多次演唱会中,我们出动了数十台无人机进行引导,演唱会后的疏散时间大幅缩短。”何兆亨说,无人机还能实时统计人流密度,预判疏散压力,辅助动态调整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十五运会期间,为保障赛事安全,公安机关将对深圳各大赛场严格实施低空管制,对未经审批的飞行行为依法严格管理。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