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广州白云龙归派出所联合南村最小应急单元伏击组破获一起电动车盗窃案 | 广东惠州桥东街道开展反邪宣传进乡村活动 | 深圳市龙华区点燃生命教育薪火 | “本人签收”才能退货?深圳前海法院:判决商家全额退款并赔偿维权费用 | 广东惠州三栋镇:筑牢反邪防线  共筑平安家园 | 深圳市光明区打造实战效能型综治中心 | 全市首个!深圳福田“爱之港湾”未成年人探望基地正式启用 | 地铁站口“行路难”  深圳西乡街道疏堵结合破困局 | 深圳福永网格开展清明节前安全巡查行动 | 广东省东莞市司法局虎门分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星星的孩子”上岗广东东莞工厂  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 | 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民盟深圳市福田区总支联合召开2025年“黄丝带帮教”工作会议 | 广东海警局举行“粤海亮剑2025”打击海上走私专项行动启动仪式 | 广东省中山市中级法院发布《家事审判改革实践白皮书》 | 广东中山“枫”景:古镇镇海洲村打造基层综合治理“枫”向标 | 失主赠锦旗  深圳沙井网格情暖“圳”能量 | 广州黄埔公安用心用情为民服务获赞誉 | 业主与装修公司的6年纷争  在广东东莞第二人民法院法官调解下平息了 | 深圳西丽街道:社区网格员勇战山火  守护家园安全 | 从窗户扔出空酒瓶!深圳龙岗法院:不是“没砸到人就没事”,犯高空抛物罪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城市·更新 >   正文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华文社区:“小题”亦可“大做”,“小切口”写好精细治理“大文章”

摘要:村(社区)是“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是社会治理的末梢,也是建设平安幸福澄海的基础。近年来,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各级各部门正紧扣目标,纷纷探索基层社会治理“金点子”,为实现平安乡村贡献样板经验。近期,澄海政法推出百千万工程之“平安·幸福”村居建设专题,聚焦全区好经验好做法,展现各级如何用心用情用力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厚植文明和谐、平安幸福的社会氛围。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张丽娥 通讯员 徐扬 王元泽)村(社区)是“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是社会治理的末梢,也是建设平安幸福澄海的基础。近年来,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各级各部门正紧扣目标,纷纷探索基层社会治理“金点子”,为实现平安乡村贡献样板经验。近期,澄海政法推出百千万工程之“平安·幸福”村居建设专题,聚焦全区好经验好做法,展现各级如何用心用情用力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厚植文明和谐、平安幸福的社会氛围。

澄华街道华文社区位于澄海区新区中心地段,面积约1.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358人,常住人口约4.5万人,辖区内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住宅区以及商铺等为主,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商业繁荣。一直以来,华文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百千万工程”,围绕“创建平安幸福社区,切实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发展目标,做实做强“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小题大做”,以“小切口”写好精细治理“大文章”。近年来,华文社区先后获得 “广东省宜居社区”“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社区”“汕头市基层党建特色品牌”等荣誉称号。

“党建”带“群建”,以“小商圈”谋划“大治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位,直接面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只有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不断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才能切实激活基层社会治理“新功能”。为此,华文社区整合党群服务、便民服务、政务服务等功能,以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为主力军,激活“N”力量,带动热心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建立“群众点单、社区下单、商户接单”志愿服务模式,推动“开放式红色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建设。

每逢炎炎酷暑时,社区党员志愿者在社区广场设立“爱心凉茶供应点”,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户外工作者提供防暑药品、歇脚降温等便民服务;每当农历春节前,辖区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群众有理发的需求,志愿者积极联系美发店,送服务上门,为老人免费理发;常日里,居民有修鞋补衣等生活需求,社区居委便“受理下单”,联系“红色商圈”店铺商户设点就近为民服务。在党员志愿者的暖心服务下,社区也逐渐营造出互信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形成“多点开花”的治理局面。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内的商户、商住楼物业管理人员组成“义警”队伍16支,人数超200人,充分发挥该群体“待机时间长”的优势,在辖区内开展日常巡防,切实为平安建设保驾护航。此前,辖区内一商户发现有人员用假币在辖区内实施诈骗,“义警”商户第一时间跟派出所和社区报告,派出所民警接报后迅速开展调查,并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及商户“义警”在当晚巡逻中将实施诈骗的人员抓获。另外,美团骑手、快递员利用职业机动性强、覆盖面广、入户率高、时间战线长的优势,自愿加入社区平安志愿服务队,成为协助社区维护社会治安的新生力量,一旦发现治安隐患、违法犯罪现象及时上报到社区作出快速处理,平日在商家取餐、为用户送餐的过程中,也能随手将法治、反诈宣传单等资料随餐送到辖内居民群众手上。

服务群众一条街。通讯员供图

“开放式红色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的落地成型,让社区“群情民意有人问,百姓诉求有人应”,充分激发“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的“N”活力,有效延伸党建工作触角,让基层治理更加精准化、精细化。

“智治”谋“善治”,以“小平台”赋能“大联防”

走进华文社区,一块硕大的数字化屏幕映入眼帘,上面跳动着一串串数字,并不时发出弹窗。在这里可以看到社区公共安全情况、社会治安动态和卫生管理状况,有助于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这是华文社区依托市级“社情地图”信息平台,探索通过智能信息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打造“智慧型社区”的创新实践。如今,该平台已初步完成对辖区各类已建信息化系统的整合集成,已然成为推动社区“百千万工程”发展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智慧大脑”,实现“一张网”将数字化、智能化治理的“触角”延伸至社区的各个角落。

搭建智能信息化平台通讯员供图

自从搭建智能信息化平台,整合各类智能应用后,社区中占道经营、乱倾倒垃圾等现象少了很多,安全隐患防范、社区秩序管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有了很大的提升。社区还通过合理“布点”设置最小应急单元,将其纳入网格化管理,串点、成面、结网,实现对安全隐患、突发事件等的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如发生火情,视频监控后台通过运算识别到该情况,会第一时间将火情准确位置传到大屏幕,同时向网格员发出预警;社区可以通过大屏幕调取周边录像设备查看情况,调度周边其他最小应急单元人员前去协助,网格员收到信息后也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真正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社区结合实际及群众的需求,利用信息赋能优化服务管理,通过在“社情地图”信息平台开发个性化模块,创新“积分+”模式,持续扩大“红色商圈”范围,探索打造“全民联防”模式,通过在平台发起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分层分类动员发动辖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各项工作。居民可以通过参与社区邻里矛盾调解、发现隐患上报、邻里好人好事等,进行实名制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辖区内红色商圈商户的特色服务及家政、维修等上门服务内容。这种分层分类、智能统筹的治理方式,能广泛发动辖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管理,进而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活动”促“行动”,以“小阵地”厚植“大文化”

华文社区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综治中心为阵地,高标准打造平安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将平安文化、法治文化作为推动“全民终身教育”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态化、实效化开展宣传活动。

平安法治图书角。通讯员供图

“平安法治图书角”,社区每季度会围绕不同的平安法治主题举办书画、摄影、剪纸、征文、演讲等活动,并在“平安法治文化墙”展出相应优秀作品;在“科技+”普法活动室,群众可以通过VR场景体验,直观感受邪教、吸毒、醉驾、溺水、涉黑恶、诈骗等危害,让宣传有形有影有声、入耳入心入脑;在“开门见法”宣传区,打开宣传墙上可爱的小屋,就能看到反邪、防诈等小情景剧、动漫等视频;在知识抢答台,社区会定期举办扫黑除恶、法治建设、交通安全、禁毒、反邪教等知识竞赛,让参赛者在比赛中熟知熟记平安法治知识。

此外,社区还通过举办“少年议社”系列活动,组织辖区学生走进法院、检察院等开展“沉浸式”普法教育,成立“小小网格员”议事会,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社区事务,积极建言献策;通过组建老年合唱队伍、舞蹈队伍等,举办平安法治文化主题的摄影展、书法展、美育课堂等,发动老年人朋友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管理等工作,营造辖区民主法治的浓厚氛围。

澄华街道华文社区将继续紧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坚持党建引领、智慧赋能,激活社区治理“微细胞”,努力打造成环境美、秩序好、服务优的平安幸福社区,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