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2025华语律师大会在深圳前海启动 | 深圳少年警营深化教官体系建设,携手金融行业打造青少年金融素养教育新阵地 | 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 | 从对立到共赢:广东汕头打造“积怨村”治理“潮南样本” | 15分钟!广东中山板芙交警护送临盆孕妇入院 | 深圳南山:网格员巡查显担当  火速处置火情守护社区平安 | 广东新兴县法学会稔村镇基层服务站高效化解一宗劳务纠纷案 | 向前向海向未来!《前海方案》引领四载  深圳前海交出高质量发展亮眼答卷 | 未成年人玩游戏充值的钱能退吗? | “调”出和谐,“解”出满意:深圳坪山法院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 | 深圳罗湖探索实践“楼栋微治理”模式  助推“睦邻友好”社区建设 | 深圳坪山司法局:探索“3S”立体摸排模式,筑牢社矫安全防线​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开展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 | 广州法院近五年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2.78万件 |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开展“民法典宣讲乡村行”活动 | 广东省惠州市法学会举办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暨“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 | 广州市公安局警务教学人才曾令旺:从实战尖兵到教官标杆的淬炼之路 | 广州市公安局警务教学人才李宇彬:从办案能手到育警名师 | “护航高质量发展 坪山政法在行动”媒体采风活动正式启动 | 广州白云同和街成功化解一起历时两年欠薪积案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城市·更新 >   正文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联安镇以“法、理、情”三位一体社会治理模式夯实美丽乡村建设新基调

摘要:昔日,联安镇毗邻县城而未能享其繁华,城乡风貌有差异;享有“鱼米之乡”美名却因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人口外流,失去了往日生机。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张丽娥)昔日,联安镇毗邻县城而未能享其繁华,城乡风貌有差异;享有“鱼米之乡”美名却因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人口外流,失去了往日生机。

如今,乡亲重归故土,各路英才荟萃,圩镇游人如织,曾经的“空心”圩镇正焕发绚丽新颜。

联安风光。联安镇综治办供图

乘着海丰县“百千万工程”建设的东风,联安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深化“1+6+N”工作体系建设,以“法、理、情”三位一体社会治理模式拉动“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法治健全、治理有序、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为联安城乡面貌的全方位革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法”兴村,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善治故事”

在联安镇各村社区的公共法律服务站里,洋溢着联安人民的善治佳话,生动诠释“鹭影禾香”示范带和谐共治、法治为先深刻内涵。

“这件事拖了很久了,请有关部门出面调处。”,去年5月,田心村的庄先生因为一桩桉树买卖合同纠纷陷入困境,踏入了镇综治中心的大门。面对庄先生的诉求,联安镇依托村公共法律服务站点,迅速集结了一支由镇综治办、村两委干部以及驻村律师组成的调解小组,为案件进行调解。

原来,2020年,庄先生与桉树林所有人马先生签订桉树买卖合同并支付了合同款,但因马先生未能及时付清与田心村之间的土地租金,导致田心村委无法出具同意庄先生开展砍伐作业的相关证件。如今林主马先生已离世,庄先生与其亲属沟通不畅,合同纠纷拖而未决,双方矛盾陷入僵局。在调解团队的积极调解下,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一桩“老坏合同”纠纷成功化解。

像庄先生这样的“老坏合同”问题是联安镇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为此,联安镇开展“老坏合同”专项治理行动,依托村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将“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同人民调解工作相结合,化解了不少乡亲们的陈年旧账。“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撑,弯路少走了,调解效率自然更高了。”联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除了“老坏合同”问题外,田心村还面临着集体经济发展不景气、集体资产租赁收入偏低等一系列挑战,掣肘当地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村里的发展难题,公共法律服务站点驻村律师顾问设计了“一揽子”盘活田心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法律产品。在完成深度分析总结后,律师顾问决定重新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核算清理,将集体盈利性资产整合打包在“三资”管理交易平台上完成招投标,顺利盘活了村集体资产,提高了村集体收入。同时结合村实际量身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帮助村集体依法依规管理资产,受到了村民的一致点赞。不仅如此,驻村法律顾问还乐于“迈开腿”,在村里开展法治讲座,进行入户普法,不断延伸法治宣传触角,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法治动力。

“理”破题,涉农涉土矛盾纠纷的“治理密码”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联安镇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系列文化地标如滨海公园、联深文化广场等,跃然成为外地游客的热门“打卡点”,拉动联安镇产业多样化发展。这背后,藏着联安镇综治中心基层枢纽平台在解决涉农涉土地矛盾纠纷中的“治理密码”。

联深文化广场。联安镇综治办供图

联深文化广场在2023年5月18日正式建成启用,是联安镇又一张亮丽的名片。而在广场立项之初,地块开发便因复杂的地类和权属问题屡屡受阻,严重影响了建设进程。为破解这一难题,联安镇依托综治中心基层枢纽平台的“吹哨”能力,集结了一支由副书记亲自挂帅,渡头社区两委干部、驻队工作组以及镇综治办、经济办等多部门联动的工作专班,挂图作战,全面推进项目土地征收、房屋评估拆迁等繁重工作。

工作专班“双轨并进”。一方面,与相关村、社区召开了 20余次大小会议,就土地性质与权属等核心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与协商,顺利达成多方共识,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法律基础。另一方面,工作组深入征地一线,逐家逐户讲解政策、释疑解惑,倾听群众心声,逐步消除群众的疑虑和担忧,使他们从旁观者转变为广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最终,广大群众积极响应,为项目让地5378平方米,让联深文化广场变成了一项共治共享的“全民工程”。

“情”促治,社区风貌焕然一新的“经年之功”

在渡头社区的街头巷尾,活跃着一位“活地图”社区干部唐务庆。多年来,他踏遍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走入了每一位居民的心中,成为了社区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唐务庆尤其善于“拉家常”。面对邻里纠葛,他总能用一句句温暖的“阿叔”“阿姨”悄然化解,赢得居民的一致赞誉。他常说:“社区每一户人家、每一段路、甚至每一棵树,我都铭记于心;谁家孩子在外拼搏,谁家需要特别关注,我都了如指掌。”

面对占道经营、车辆乱停、路面破损、沟渠污染等问题,他也从不马虎,总是第一时间将情况记录在社区“民情地图”上,力求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在渡头社区,不少干部都在工作中与群众结下了“鱼水之情”,共同为家园建设添砖加瓦。

走访居民。联安镇综治办供图

渡头社区“三清三拆三整治”如火如荼开展,“拆”与“建”的问题始终牵动着群众的心。“家里没人,联系不上屋主”“有的群众不理解,存在抵触情绪”……面对社区整治工作中的重重困难,渡头社区干部们始终坚持以“情”动人,将邻里乡情巧妙融入工作中。联系不上人,就多方打听,多次拜访;群众不理解,就把政策送到每家每户、田间地头,激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居民叶先生率先响应号召,在不影响自家住房的前提下,自愿出让了60平方米的宅基地;随后,又有5户居民效仿,累计出让了约340平方米的宅基地,“拆”与“建”的难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推动整治行动顺利落地。功不唐捐,如今的渡头社区焕发新颜,深联文化广场、深联文化展馆、郑宜波雕塑艺术馆、陈训成美术馆、民俗文化馆“一场四馆”如星点缀,“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上又添了绚丽多彩的一笔。

法理情交相辉映,联安人共谱新曲。联安儿女正怀揣对故土的血脉之情,以昂扬之姿奏响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强音。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