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李凯敏 通讯员 成其蔚)近日,在第35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开展期间,广东省东莞市司法局沙田分局凭借务实细致的助残服务,与镇内各单位及爱心企业携手,共同为残疾人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荣获镇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共建单位”称号。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沙田司法分局社区矫正对象崔某因其在帮扶活动中的突出表现,成为全镇首位获得残联公开表彰的社矫对象,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转变的认可,更是沙田司法分局司法矫正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彰显人文关怀的生动体现。
表彰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自2024年3月开展助残暖心工程以来,沙田司法分局联动企业资源,于今年2月14日在沙田镇社区康园中心正式挂牌成立“社区矫正公益服务基地”,构建“司法引导+公益实践”长效机制。通过该基地常态化运作,已累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卫生清洁、手工协作等公益服务128人次,惠及28名残障学员,有效缓解了基层助残工作中的人力短缺问题。同时,沙田分局还牵头开展了节日慰问行动,为困难残疾人家庭送去粽子、牛奶等生活物资共计126份,温暖了28户家庭的心田。
同时,社区矫正对象崔某的蜕变,无疑是沙田司法分局矫正工作成效的亮点。自2024年11月起,他坚持参与康园中心的服务工作,从康复器材的细致清洁到手工材料的精心分类,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得一丝不苟。他曾花费两个小时耐心协助一名动手能力较弱的学员完成首件手工作品,这份坚持与付出赢得了学员们的广泛信赖与好评。据悉,崔某还积极参与了敬老爱老等其他公益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回馈社会的深刻内涵。
“以前我认为服务仅是一项任务,但当我亲眼见证学员们的进步时,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崔某在获奖会上坦言。康园中心负责人杨来玉对他赞评道:“他总默默做好每一件小事,这种踏实态度深深感染了其他社矫志愿者。”
“司法分局的共建价值在于‘小行动传递大温暖’。”司法分局矫正中心负责人黄秀玲表示。沙田分局通过组织社矫对象参与助残服务,既缓解了基层助残人力不足问题,更促使120多名镇社矫对象在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其中7人明确表示解矫后将继续投身公益事业,延续帮扶行动。
在全国助残日“微光成炬,与爱同行”的号召下,沙田司法分局以“共建单位”为纽带,搭建起司法矫正与民生关怀的暖心桥梁。从一箱牛奶的关怀到一次清扫的付出,这些细微却持续的善举,正悄然织就基层社会治理的温情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