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主流、权威、影响力 -- 全力打造政法系统主流门户网站

 | 关于举办“双城双认证”国际调解(PCAM)能力提升法律公益课程的预告 | 护航依法行政,深圳市南山区“法律智囊团”上线! | 广东省法学会举办粤港法学法律界赴江门调研交流活动 | 广州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张彤雁:织密水上治安防控网  守护羊城一方水域平安 | 深圳海山街道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活动 | 深圳东湖街道开展灾害信息员业务知识培训 | UP主注意!这样用BGM构成侵权 | 广东公安:“粤车南下”有望于年内落地实施 | 广东法院发出全国首份涉澳商事仲裁案件调查令 | 深圳前海检察院召开检律交流座谈会 | 广东惠州电动自行车新规正式实施 | 深圳坪山开展“法治助企行”活动  帮助企业筑牢跨境合规“防火墙” | 深圳市坪山区探索工贸企业“综合查一次”入选区级营商环境建设十大优秀案例 | 广州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吴伟立:扎根琶洲“数智城” 守护平安“贴心人” | 广东高院发布2024年度商事金融十大案例 | 传承、砺剑、为民!广州荣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美誉 | 深圳公安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市推行“便民微信”社区警务工作法 | 深圳市南山区司法助企 “六个一” 行动正式启动 | 深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 | 深圳宝安公安全力做好2025年中考护考工作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网·首页  >  大湾区法治  >  司法进行时 >   正文

广州司法行政:构建涉外法治与仲裁创新高地

摘要:深化政法领域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广州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广州市委政法委的统筹布局下,广州市司法局以系统性改革重塑涉外法治工作格局,以深层次改革激活仲裁体制机制活力,在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上持续发力,为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民主与法制网讯(□吴思敏 通讯员 广正发 刘敬连)深化政法领域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广州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广州市委政法委的统筹布局下,广州市司法局以系统性改革重塑涉外法治工作格局,以深层次改革激活仲裁体制机制活力,在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上持续发力,为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广州市法务大厦。通讯员供图

构建高水平涉外法治体系

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的战略所需,也是护航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不断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企业“出海”构建安全防护网,有效提升涉外法律服务竞争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湾区动能。

推进高水平开放,开放型制度机制是引擎。为此,广州市司法局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构建“联席会议+专门机构+行业组织”三位一体的涉外法治协同机制,形成涉外法治大协同工作格局,并通过出台全国首部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等举措,为广州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与此同时,广州市司法局还推动出台《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及3个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全面服务南沙开发开放。出台《关于加强穗港澳法治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若干措施》,以任务清单方式推出五大创新举措,系统推进三地法治协同向纵深发展。

某澳门青年在南沙区投资的创意园因装修争议面临开业危机,联营律师事务所律师当天介入,促成和解,保障创意园如期开业,此后该联营律师事务所被企业聘为常年法律顾问,这起案件也成为广州政法改革赋能粤港澳企业创业的生动注脚。

据悉,广州现有8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7家律师事务所在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6家境外分支机构。广州目前拥有2500名律师开展涉外业务,其中61人入选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30人入选全国律协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涉外律师进入全国、全省涉外律师人才库总数、比重均居全省第一。

改革也转化为企业“出海”的坚实护盾。广州市司法局编制《广州市涉外法治建设案例汇编》,并推动出台加快建设企业合规体系23条意见;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一中心三片区”已集聚境内外法务机构超500家;广交会“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连续4届累计服务130余国客商超2500次。

此外,广州市司法局还指导成立全国首个由市级律师协会开办的商事调解机构——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目前在册调解员506名,其中港澳及外籍商事调解员27名,具备涉外调解能力的调解员143名,可用英、日、意、葡等语言开展调解工作探索推行“专业调解+司法确认”的社会化有偿调解,累计受理案件4014宗,标的超167.52亿元。

广交会“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服务各国客商。通讯员供图

树立国际一流的仲裁“中国标杆”

仲裁是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高效多元化民商事纠纷解决方式之一。广州司法局不断推进广州仲裁体制机制改革,广州仲裁委打造国际仲裁“广州模式”,以高质效改革服务好新时代国家开放战略,推动中国从国际仲裁规则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

秉承“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广州于2023年1月在全国五个试点地区中率先出台《推进落实广州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和《广州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并成立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先立后破、破立并举,实现改革蹄疾步稳。

按照改革部署,广州仲裁委重塑治理体系,改革管理机制,建设人才队伍,并妥善处理好仲裁事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推进改革和业务发展“两不误”。

2024年,广州仲裁委仲裁案件标的额、涉外案件标的额均实现较好增长,司法审查被否定评价案件同比大幅减少。

此外,广州仲裁委还持续建设“广州模式”,推动中国仲裁模式“走出去”。首创“3+N”庭审模式,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三法域”涉外法律服务规则优势。目前,该模式已被新加坡、俄罗斯、韩国及港澳仲裁机构采用处理跨国纠纷20余宗。

依托广州互联网仲裁领先发展优势,广州仲裁委上线全球首个APEC-ODR平台(亚太跨境商事争议在线解决平台),目前案件标的额逾100亿元,居各平台合作方之首。并首创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获境内外200余家仲裁调解机构签约认可并共同推广,有力争夺了互联网仲裁的话语权。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仲裁委还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将秘书处设在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发布《“一带一路”仲裁示范规则》,获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十多家仲裁机构和组织的共同认可及推广。

目前,改革成效正在显现。2025年第一季度,广州仲裁委受理案件标的额241亿元、涉外案件标的额22.6亿元,同比均增长约30%,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建设与日俱进。

 责任编辑: 李锐忠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2022 www.mzy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120430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77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回顶部